-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当太极拳是张三丰於元朝泰定至顺帝年间,在武当山修炼期间,见世人有练武者,后天之力用之过当,不能得其中和之气,以致伤丹而损元气。故集先哲武术精华之大成,遵“易经”、“洗髓”二经之意,以周子太极图之形,而取河洛之理,先后易之数,顺其理之自然,而创出适合养生、健身、防御的一套内家拳术。 武当太极拳在六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分南、北两派进行传播,北派一支由蒋发在河南温县赵堡镇代代秘传,其继承了张三丰太极拳的原风原貌,故名“赵堡承架”。
1.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头容正直,神贯於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2.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内含,使气沉於丹田,胸忌挺出,挺出气雍胸际,下垂下轻,脚腿易浮起。拔背者,气贴於背也。能含胸自然拔背,能拔背则力量由脊而发。
3.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者则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灵变化皆由腰转动,故命意源头在腰际,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
4.分虚实
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如全身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举步重滞,自主不稳,则易为人牵动。
5.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下垂也。若不能松两肩端起则亦随之而上全身则皆不得力矣。坠肘者,坠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於外家拳断劲也。
6.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拳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留滞於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可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之经脉,如地之有汤洫,汤洫不塞而水行。经脉不闭而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脉,气血停滞,转动不灵,举一发而全身皆动。若不用力而用意,用意所至气亦相随。如是血气流通,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使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所云:“极柔软,而后能得极坚刚也”。太极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棉裹铁,分量极沉。使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浮面之劲力也。外家拳之力量易为人牵动,是不以太极拳。
7.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脚而退而腰,总於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而动,如是方可谓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8.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分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成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9.相连不断
外家拳者,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