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散打运动,是一项快节奏、强对抗的竞技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而且还应具备较强的动作运用能力。在日常训练或比赛中,经常出现一些运动员在激烈对抗中,做不出有效的技术动作或完整的动作组合。通过调查得知,除去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员掌握动作的熟练性不够,没有达到紧张激烈、瞬息万变的竞赛要求。本人通过近几年的实验和研究,初步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里本人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在训练中运用强化训练法,在较短时间内尽快使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一、研究方法及对象
研究对象:朝阳文化馆散打班的30名队员;时间为1999年~2001年6月。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归纳总结。
二、实验
把现有队员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强化间歇训练),在24学时内学习4个技术动作,对队员在条件实战中的动作运用及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如下:
三、实验分析
1.通过表1发现,由于持续训练法的练习时间较长,而练习强度较小,一般用本人最大训练强度的60%~70%,因此对机体刺激所产生的影响比较缓慢,从而导致队员在24学时内掌握动作的情况不理想。而覃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的效果较好,这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共同特点在于负荷强度较大、重复次数多,可不断强化刺激的痕迹,有利于建立和巩固动作技术定型和熟练地运用技术。然而两者之间差别在于,间删训练法在强化动作的同时,对队员的速度耐力和有氧、无氧乳酸混合供能的能力及意志品质的提高均有帮助,而这一切正是散打运动员必不可缺的专项能力。因此,在散打训练中应采用间隙训练法中的强化间歇训练法。
2.理论依据:在散打教学中,队员运动技能的调节取决于大脑皮质运动区内兴奋与抑制过程的配合是否精确,同时也依赖于完成动作的意志、胆略和抱负水平等心理过程。运用强化手段,就是促使大脑中的相关运动皮质区内的兴奋与抑制的配合更精确,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此外,强化训练的作用还在于加强动作技术的记忆,使练习的动作通过反复记忆,在大脑的相应皮质区域内,逐步转化成为习惯性动作记忆或遇到应急情况时的临时、短时和瞬时记忆。
在应用强化训练时,首先要对队员的第广信号系统进行强化,即实物强化。例如:队员练习防守反击技术时,在练习队员做完防守动作后,将要做出进攻动作时,靶向后撤的速度稍慢,使练习队员看到,如若快速反击,则有击到靶的可能,以此达到激励队员快速做动作的目的。
其次,在第一信号系统强化的基础上,开始对队员的第二信号系统进行强化。例如:在打靶时伴随着动作,教练员用语言发出指令,使队员的注意力从实体刺激物上,逐步向语言这个抽象条件刺激物上转化,最终转化为以视觉为条件激物的条件反射上来。此时,已掌握的技术动作定型在不断地巩固、发展,最终达到非常稳固的程度,即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