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拳是两扇门 全凭脚踢人
>功夫频道>外国功夫 > 摔跤 > 我国摔跤习俗探源
隐藏右侧

我国摔跤习俗探源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杭州 杭东

    据文史记载,我国早期的摔跤属于“角抵”类的运动,它的本意是徒手互相角力,即用自己的力量(当然又包括机智)来压倒对方,战胜对方。摔跤在古代有多种称呼,如角角氐、觳抵、角力、角抵、手搏、争跤、掼跤等等,这还仅限于以汉族为主的中原地区;在少数民族中,又有许多别名,如清代满族叫“布库”,蒙古族叫“布克”。

    摔跤的历史虽然很悠久,但关于摔跤的起源,一直众说不一,不过以下两点是公认的:

    其一是首领选择。据史书记载,摔跤在古代蒙古族社会中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在部落联盟的选举中,只有那些在包括摔跤在内的“男子三项竞技”(即摔跤、骑马、射箭)的超群者,才有资格当选部落首领。此项条件后来一直是定夺汗位、选拔将才的基本条件。久而久之,此项运动在社会中就越来越普遍,从而成为日常运动之一,并在广大民众之间得以兴盛。

    其二配偶的选择。在远古时代,人类在竞争配偶时,倾向于比较野蛮的方式,往往以力量来证明其中一方的强者地位。在这些方式中,角力便是比较常见的一项,就是通过身体的对抗将其中一方摔倒在地,另一方就成为赢者,也便享有了选择配偶的权利。这便是通常所说的摔跤这一运动的远古形式。

    在现存的文献记载中,至少可以肯定,周代的“讲武”习俗中,就包括有当时称为“角力”的摔跤。《礼记·月令》记载了西周时期的摔跤:“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宋朝裴驷在《史记集解》中注释说:“应劭日:战国之时,稍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而秦更名为‘角抵’。”

    摔跤不仅有竞争性,更有娱乐性。南朝梁代任昉所著《述异记》说,秦人把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引进摔跤,头戴两角以相抵,名为“蚩尤戏”。《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说,秦代宫廷沿袭周代讲武之制,角抵是经常的内容,秦二世胡亥就曾在宫中观看。这表明当时的秦官已经将角抵、优俳和其他伎艺的表演并列一处,角抵已经进一步娱乐化了。

    汉代的摔跤甚至演变出略具戏剧性的竞技表演。著名的有《东海黄公》,表现人与虎斗。这只虎由人戴假头装扮而成,“它”吃了这个人的父亲,于是就在儿子和老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最后老虎被杀掉。

    用角抵表演故事,应该说是汉代人的一大发明,它开了后代戏曲武打的先河。汉代摔跤在班固的《汉书》、张衡的《西京赋》等古籍中都有记载;尤其是《手搏六篇》,更是证明摔跤这项活动在当时的朝野都非常盛行。汉代摔跤的形象,成为当时雕砖、壁画、帛画等民间工艺取材的对象。

    摔跤在当时的少数民族中也很兴盛。据韩养民《秦汉文化史》(陕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说,1955-1957年间,陕西长安县客省庄战国墓出土的一块长方形铜牌上有两个人,“他们均赤着上身,穿长裤短靴,一人想用‘抱腰’、‘推举’式取胜对方,另一人则以‘大抱腿’方式企图把对方兜裆托举起来。从画面上看,似乎不是正式比赛,好像是双方偶然相遇,在一起游戏。据马长寿先生生前考释,认为是匈奴人的摔跤图案。”

    综观汉代大量的文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