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本报记者姚勤毅
他4岁跟着父亲学拳,15岁在上海滩打败俄国拳手,为中华扬眉吐气,赢得“神拳大龙”的称号。被西方世界视为中国武术化身的李小龙,曾在床头一直放着他编写的《武术运动基本训练》。他一生编写过无数武学名著,教授过无数业已成名的学生,却说自己“没有徒弟,他们都是学校和国家培养的”。
2008年,以他命名的大师工作室挂牌,这是上海教育界仅有的三个大师工作室之一(另外两个是周小燕、余秋雨大师工作室)。而他的生活却依旧恬淡简朴,毫不保留地将余热全部贡献给武术教育事业。
他是一代武术宗师蔡龙云,似乎与金庸、古龙书中的侠客不同,他更像梁羽生笔下的侠士--身无半亩,心怀天下,破读万卷,神交古人。
12月19日23时40分,这位我国著名的武术教育家因病医治无效,在新华医院逝世,享年87岁。昨日,蔡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举行。他的生前同事、培养过的青年教师和学生纷纷追忆这位武林泰斗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我国著名武术教育家蔡龙云,12月19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蔡龙云,生于1928年11月,汉族,山东济宁人,出身武术世家,擅长华拳、少林拳、太极拳和形意拳等,1944年毕业于上海市博仁中学,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武术事业的开拓者,在武术运动传承、武术人才培养、武术学科建设、武术理论研究、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武术文化传播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撰写有多部武术专著,培养了邱丕相、王培锟、陈春茗、高雪峰、许金民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和高级教练。
蔡龙云同志一生为武术事业呕心沥血、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曾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体育系副主任,上海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1943年和1946年在上海用中国武术击败外国拳师马索洛夫和鲁索尔,1953年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上获优秀奖,1954年首批入选国家武术队,后担任国家武术队队长;1957年至1960年,参与了国家体委和组织的武术的整理研究工作,起草了第一个《武术竞赛规则》,组织了初级刀、枪、剑、棍、长拳等书籍的创编工作,1959年被国家体委授予“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先进个人”;1983年担任全国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组副组长,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武术挖整工作先进个人”,1985年被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章。1998年被授予中国武术九段,被誉为中国武术三泰斗之一,2009年被聘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蔡龙云同志是新中国武术事业的开拓者,从事武术教育工作几十年来,在继承传统武术、开创竞技武术、发展武术教育、组织武术研究、推动社会武术和国际武术发展等诸多方面,付出了毕生的努力,取得了卓著成就。
蔡龙云同志热爱祖国,热爱党和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