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中国传统体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发生、发展紧跟着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成为我国文化进程中的有机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趋深化,中国传统体育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这一进程之中。这样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这一公认的国际体育文化模式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我们思考的焦点。
一、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差异
人类创造的文明或文化从世界范围来说可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大体系。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正是分别在这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的孕育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在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上也是具有显著差异的,这些差异又会反作用于各个民族的文化表现形式。
(一)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的内容与形式的差异
概括来说,西方的思维方式重视分析,而东方的思维方式重视综合,从哲学方面讲即西方是一分为二,东方是合二为一。西方的自然科学走的是一条分析的道路,越分越细,其理论体系结构日趋紧密,但这种分析过程逐渐走上了极端,只从个别细节上穷极分析,对这些细节之间的联系则缺乏宏观的概括。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方式侧重综合,把着眼点放在整体的观念和普遍联系的原则上,注重“天人合一”,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看成一个巨大系统,谋求人与外界在和谐之中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获得人体功能的整体优化。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在其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下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奥林匹克运动是以西方体育为基础和导向的,而西方体育是构建在西医、生理学、解剖学的基础之上的。它们更侧重对人的形态、结构的分析,强调人体的物质性。而深蕴儒家哲学思想的中国传统体育除重视形体之外还讲究精、气、神的内在运动,主张内外兼修,天人合一,以整体的观念体现着人体运动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高度融合。
(二)价值观念不同而导致的竞技性与非竞技性的差异
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时代、文化所产生的结果,反映和适应着各自特定社会的需要,因而这些结果也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中国长期的历史文化中,作为封建社会正统的儒家思想在对待人的价值上,只强调集体的价值,而淡化个人的价值,只承认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承认个人的价值,只承认人对集体的绝对义务,而不认同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实现,从而导致了人的价值的失落,限制着个人天性的发展,否定个人能力的极限开发。与此同时,儒家思想评价人的价值尺度更侧重于人的内在的气质、精神、道德修养,而把人的身体视为是寓于精神、气质之中,处于为表现人内在品格服务的地位。在这种长期的提倡共性压制个性的“中庸”思想和“以心为本”的价值理念的影响和制约下,中国传统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竞技因素被大大地弱化了,而逐渐演化为一种“点到为止”、“君子之争”、“以和为贵”的理论型竞技,其规则的制定并不是以分胜负为最高目标,而是以是否符合道德伦理规范为尺度的。也恰恰正是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中国传统体育始终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