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上虚下实中间灵
>功夫频道>武术相关 > 武术之乡 > 中国跤记忆
隐藏右侧

中国跤记忆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最初接触中国式摔跤,是我在石家庄上初二的时候。当时正值文革中的“复课闹革命”,但其实学校并不上课,于是我们这些精力旺盛的半大小子,就把注意力投向了中国式摔跤,由同学引荐认识了当时在清真寺边上住的李兰田老师,李老师是“回回杨八爷”的大徒弟。文革时期,老规矩全破了,入李老师的门也简单,老师只是嘱咐不要欺负人要讲德,之后就开始练,踢腿、推砖、拧千斤坠。李老师的师傅杨八爷是保定人,有着神奇的传说,据说功夫了得。八爷有时候也到我们的练习场来,人个儿不高,1.60米上下,精神奕奕,干净精炼,话很少(编者:编者查互联网,河北石家庄市当年有保定跤派的一代宗师杨瑞亭杨八爷传授摔跤。杨八爷曾是阎锡山侍卫队队长,山西国术馆的顶梁柱。此杨八爷不知是否就是本文所提到的杨八爷,向知情者求答),在场都是李兰田师傅教我们练。先练一脚踢,又练麻花掰,我们几个同学就像着了魔一般。那时的跤场,就是用铁锹挖松的一块土地,然后穿上褡裢就摔,全然不顾一身汗一身土。当时师傅上班,每星期来指导一两次。我们这些徒弟们就每天摔,反正学校不上课,每星期师傅来后看一下我们摔跤就指导一下。当时学习了保定跤的扭别扛拉挑、桩坎默踢抱、十个大绊子等等,练习这些绊子的“演空”,反复熟悉基本要领。

    初中毕业参加了工作,李兰田师傅就带我们去当时的石家庄国棉一厂俱乐部去摔。国棉一厂摔跤队是天津的摔跤冠军韩兰江带出来的徒弟,摔的是天津跤。摔跤队有工会(当时好像是革委会)支持,在俱乐部门口,铺上垫子拉上灯就摔。每星期六晚上就去比试。当时觉得国棉一厂的条件太好了,工厂有锅炉房,有开水,有好褡裢……,每次摔跤,围观的人也多,只听到师傅在边上叫“变脸”!“拧腰”……,真是越摔越来劲!

    这段时间虽然一直在摔,可能是自己天分所限,我始终没有机会在石家庄参加上大的比赛,之后工作变动,我就调到了北京起重机械厂工作。

    也许该着我跟摔跤有缘,北京起重机械厂也有个摔跤队,队里有个大名鼎鼎的刘玉森,他就成了我的又一个摔跤老师。是刘老师,把我带到了又一片中国跤的新天地。

    刘玉森是全国中量级冠军,文革前是北京宣武区跤坛的台柱子,也是八一队的台柱子(编者:据北京跤坛名将李宝如先生回忆: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第一届全运会后,北京市体委决定保留因种种原因成绩不佳的北京中国式摔跤队,整顿队务,调整队员,刘玉森此时来队,时年20岁。又据《中华武术》2007年8月号《现代中国跤术的发展阶段》一文记载:1963年8月4~11日呼和浩特市七单位摔角锦标赛,刘玉森代表北京部队参赛,获次重量级第一名;1965年9月14~18日第二届全运会摔角比赛,刘玉森代表解放军参赛,获中量级第一名),后转到我们厂当模型工。刘玉森老师要求我们极严,天天要练基本功,午休时间在喷漆车间(这里地界宽敞)摔。当时东城区朝阳门的小温子等摔跤爱好者也都到我们厂来摔。

    刘玉森有个外号叫“勾子刘”,他的单手挑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