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唐传形意—-指的是唐维祿的拳法。唐师绰号「唐小猴」,孙祿堂绰号「孙猴子」,說兩人皆有翻墙越脊之能,兩人并称为「二祿」,說二人皆有夜行千里的脚力。唐师來京,为了避免施展腿功惊扰了路人,都是在寧河睡到一更天再动身,天亮时便到了北京,途中还有偷越过几道关卡。
李存义给唐维祿起名为「唐建勋」,建立功勋,赏識的是唐师的技击天赋,并不是善走便可以和孙祿堂齐名,当时的人都知道唐师的打法厉害。唐师总是懶洋洋的,拿着个茶壶一溜达能溜达一天,但他是說比武便比武,非常果敢。他曾击败过一位开宗立派的名家,却不许我们宣扬,这是唐师的武德。他是甘于平淡的人,也正因此,唐传形意更多地保持的李存义的原味,李存义的拳法是国术馆的代表,有史学兴趣的讀者可从唐传形意中考证。李存义又出过一本拳論,开章言:「克敌制胜,唯形意拳独善其长。」受记者采访时,說:「武术者,强身健体,国术者,保家卫国,可称国术者,形意拳。」一下引起了误会,以为他要将「国术」二字划归形意拳所有。众人找來比武时說:
「李先生,您看我这是武术还是国术?」來比武,李存义便接,因为解释也没用,旧时代的武林便是这样,稍有不慎便骑虎难下。李存义一生高风亮节,不料晚年陷入这种无谓的纠纷中,所幸没有失败,保住了名誉,但一个人上了岁數还要天天比武,想起來也是很大的烦恼。至于李存义所言形意拳的「独善其长」是什么?老拳谱上有答案:「世之練艺者,必目有所見而能有所作为,故白昼遇敌尚能侥幸取胜,若黑夜猝遇仇敌,目不能视,将何以应之?唯形意拳,处黑夜间,随感而发,有触必应。」形意拳的精要,不是練视力,听力,而是練这份感应。
我在尚云祥门下的师兄——单广钦告诉我,尚师睡觉的时候,在他身边說话,走动都没事,可只要一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尚师便挺身醒了。听着神奇,但練形意拳日子久了,一定会出现这一效果。形为所有外在,意为所有内在,形意拳就是「練一切」,一切都知道。形意五行拳图說上便沿袭了尚师这一說法,讲的是敏感。而且这个「有触必应,随感而发」还是「并不知其何以然」,是自发性的。唐师一次给徒弟讲拳,心中思索着什么,处于失神的狀态。而这徒弟想试唐师的功夫,突然一拳打來。唐师胡亂一拨弄便将他按趴下了,自己还是恍恍惚惚的。这徒弟从地上爬起來,非常高兴,觉得试出了唐师的真功夫。唐师却从此不教他了,对外說:「某某某已经超过我了」,其实便是将他逐出师门了。师徒间要坦诚相見,当倾心相授时,却还抱着「偷学点什么」的心态,这种人是不堪传授的,否则有了武功将做下不可收拾的事,反而是害了他。
形意拳也叫行意拳。我们的师祖是劉奇蘭(劉翡玉),功夫出在兩条腿上,以身法著称,被赞为「龍形搜骨」,龍——-就是一条大身子,这一支的后人李存义,尚云祥,唐维祿,薛颠均以腿功身法著称。跟李存义比武不要有后退回旋的打算,只要一退,立刻被追上打倒,退无可退。
腿功是站桩站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