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出手含掤似圍牆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太极拳之呼吸
隐藏右侧

太极拳之呼吸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太极拳融吐纳、导引、武术为一体,揉合了许多道教养生修真的要旨,讲究呼吸——调息炼气。《十三势行功心解》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心为气,气为旗”。还有“意气君来骨肉臣”,“内炼一口气”,以及“束肋下气把裆撑”,“一气呵而远”等等。至于如何调息炼气,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提出“气沉丹田”;《十三势歌诀》中提出“腹内松净气腾然”;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要求“气宜鼓荡”。这些说的都是调息练气之法。笔者认为,这些指的都是腹式呼吸。

      众所周知,腹式呼吸有二,一种是吸气时腹部隆起,横膈膜下降,吐气时腹部收进,横膈膜上升,此之谓顺呼吸;另一种则相反,吸气时收腹,横膈膜上升,吐气时隆腹,横膈膜下降,是为逆呼吸。这种腹式呼吸,追根求源,大概也是由道教养生中的练气方法衍化而来。道教典籍《养生秘录·中黄内旨》中说:“呼则肾气升,得土则止;吸则心液降,逢土则息。”土,指的是腹部。所谓肾气升,乃收腹吐气时两肾间的感觉;而心液降,则为吸气隆腹时前胸区间的感觉。这里指的是顺呼吸。至于逆呼吸,在道教养生中有所谓“抽坎填离”,“水火既济”之说。抽就是上吸,填就是下呼;坎为肾水,离为心火;吸气时收腹,自然就微有提肛扩背,气似乎是由下经两肾间从背后向上抽吸;呼气时则似乎是从前面经胸区间向下直达丹田填实(隆腹)。以上两种呼吸方法在道教养生中并不强调哪一种,所强调的是“气气归脐”,是“水火相见”,强调的是“呼吸庐间人丹田”(《黄庭经》)。“气归于脐下,日调息”(张三丰·道言浅近说),可以说,强调的是腹部的呼吸运动。 《养生秘录·大道歌》中曾说:“气归元海寿无穷。”《养身肤语》中也说:“抱神以静,气气归脐,寿天地矣。”《升降论》则说:“人能效天地橐籲之用,开则气出,合则气人,出则如地气之上升,人则如天气之下降,一升一降,自可与天地齐长久矣。”在太极拳中,腹式呼吸用顺式逆式均无不可,关键是要掌握腹部的呼吸运动。“气宜鼓荡”——“气如车轮”,呼吸时由下从后而上,再由上从前而下,要如车轮旋转,“牵’动往来气贴背”,“腹内松净气腾然”。要贴背,要腾然,要“呼吸出入于丹田”。由于腹式呼吸,加大了肺部通气量,按摩了内脏,改善了脏器的血液循环,增强了内脏的功能,这些都无疑起到了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作用。一般来说,以养生保健为目的的太极拳运动,大都采用顺呼吸;而以技击为目的的太极拳运动,则采用逆呼吸。逆呼吸在发劲时腹部隆起,横膈膜下降,人体重心也随之下降,增加了自身的稳定性,也加大了爆发力。李亦畲在《五宇诀》中就曾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太极平准腰顶解》中亦说:“合则放得出,不必凌霄箭。”这些讲的都是逆呼吸。吸气时收腹,随着收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