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河北 刘元生供稿
《太极拳经》是研究太极拳学之必备理论,为历代太极名家所重视,并以此作为太极拳理论之经典。为了能使太极拳这一国粹更好地传承发展,本人将十几年来所收集的关于《太极拳经》名家注解整理出来,以供太极拳爱好者参考。
太极拳经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则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搠、捋、挤、按、采、捌、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拥、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捌、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峰祖师遗论,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杨露禅注
【原文】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注:练拳时,不用莽力,方能轻灵,十三式须一气串成。
【原文】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注:气不滞,则如海风吹浪;静心凝神,斯为内敛。
【原文】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注:练拳宜求圆满,不可参差不齐,宜缓慢而不使间断。
【原文】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注:练法须上下相随,劲自跟起,行于腿,达于腰,由脊而膊,而行于手指,周身一气,用时进前退后,其劲乃不可限量矣。
【原文】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注:病不在外而全在意,意不专则神不聚,即不能得机得势矣。
【原文】有上则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注:此言与人对敌搭手时,先将彼摇动,犹树无根,立脚不定,则自然倒下矣。
【原文】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注:与人对敌,每式前虚后实,如放劲,则前足坐实,后足蹬直。总使虚实清楚,则变化自能如意矣。
【原文】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注:周身骨节顺合,气须流通,意无间断。
陈微明注
【原文】一举功,周身俱要轻灵。
注:不用后天之拙力,则周身自然轻灵。
【原文】尤须贯串。
注:贯串者,绵绵不断之谓也。不贯串则断,断则人乘虚而人。
【原文】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注:气鼓荡则无间,神内敛则不乱。
【原文】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注:有凹处、有凸处、有断时、有续时,此皆未能圆满也。凹凸之处,易为人所制;断续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