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在60年代末,一位前辈在练习推手后,讲了一段武林轶事:太极拳名家杨露禅先生在北京教漪贝勒(端王载漪)时,有一天他出城狩猎,漪贝勒年轻气盛,骑马在前,想试试露禅先生的功夫,突然回身举鞭,不料猛见先生双目吐神手向前一扬袭来,漪贝勒大惊,手并没打着他,吓得翻身落下马来。
陈炎林先生在四十年代著书中介绍凌空劲时写道:“此劲异常奥妙,近于神秘,而非目睹所能信,实乃一种精神上作用而已……此劲虽奥妙莫测,但学者可不必深求,仅作游戏观可耳……唯此功夫今已失传矣。”
太极拳“凌空劲”又称“失惊手”,在其它拳种中称为“空劲”。赵道新先生写道:“所谓空劲是指不通过接触而能施力于对方的超距力,好似磁铁间吸引或排斥的场力”。
许多年来,对前辈武人的高功心驰神往,钦佩之至。
一、“空劲”是指什么?
在习武交手中,从距离方面看,一般分为身体不接触状态(泛称为“断手”状态)或身体接触状态(泛称为“搭手”状态)。当习武者达到水平很高的阶段,如达到“化境”(明、暗、化说)”时;或是在“以刚制柔层次、以柔克刚层次、刚柔相济层次”;或上升到“空灵”境界时;交手中从距离角度看,可做到“似挨似不挨”状态。“空劲”就是指的双方交手中(推手或散手),扩大“似挨似不挨”的距离,即不通过双方肢体的接触而起作用的技法。
一般我们常见到的情形是双方在推手或散手中,由断手状态进而搭手接触施术再见 胜负结果,而对于始终不接触肢体,或由接触转而不接触肢体而制胜对方的技法很少见到。有的人习武几十年就从来没有见过或亲身体验过。
二、初见“空功”
九十年代,几位儿时的拳友相聚,多年未见,相聚时依然是谈拳论道,乐此不疲。有人提到“空劲”的故事,以为这么多年到处寻访也未见到,恐怕传说中的神功绝技是演义,子虚乌有。拳友甲(因这几位拳友淡泊名利,潜心修炼,不愿出头露面,故文中均以甲、乙、丙、丁代之)说到:“过去老师讲过功夫不到总是迷,一层不到一层迷,一处不到一处迷,处处不到处处迷。不挨着而摔人的功夫还是有的”。拳友们一听,好奇心顿起,拉开桌椅,腾出场地,要求一试,以饱眼福。拳友乙(中国武术六段,某省警官学院警体教研室主任,多次担任全国散打比赛裁判)拉开搏击预备式,做好进攻准备。拳友甲距三米左右,两手下垂正面自然而立,我们站在周围两米外观看。只见拳友乙疾步上前,一个右高鞭腿向甲左面部踢来,拳友甲面带微笑,稳稳当当,在对方脚距头部仅几公分时,左脚随转身后撤半步,头部顺着对方脚进攻的方向略做位移使其踢空,拳友乙在脚几乎踢到甲头部时,扑通侧摔倒地,我们在旁边目瞪口张。
拳友乙爬起来问道:“我在训练警官学员擒拿格斗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