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当然,这也需要内气的配合,才可以事半而功倍。否则,非但不容易做到,而且有可能会造成内气不固、外邪入侵,导致关节处肿痛酸胀,影响太极拳的进一步修炼。因此,太极拳的练习需要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
有了“松”和“颉保就基本上有了健身养生。但对于太极拳,兼具武术内涵来说,则还不够。
最后讲一讲“缠”
“缠”,是了知外界状况后的应对路线。笼统地讲有“顺缠”、“逆缠”,走的线路是缠丝螺旋。虽然只有顺逆之别,但组合变化起来则变化多端,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这个应对的路线和习惯,也是在日常练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总结而领会和掌握。因为有坚持练拳作为基础,遇到状况的时候则成为身体的自然反应。
缠,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是内气的运行路线,一个是肢体的劲力的线路。
内气的运行线路,主要指练拳时候要在肢体运动之外,结合内气的运行,顺逆缠丝也主要指的是这个内容,主要讲的是肢体末端与丹田之间的内气循环往复的运行过程(其他文章里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这里不作赘述)。
肢体劲力的线路,更倾向于太极拳的用的方面,是肢体外在劲力所走的线路,主要源于人体骨骼和骨骼间通过关节连接,而劲力的传递,如果简单的直向传递,则有刚无柔,劲力容易在关节处被截断。而太极拳的劲路传递是缠绕着大臂、小臂前进的,这样才能够有刚有柔,循环往复,连绵不断。
“松”、“颉薄?安”结合起来,才是好的太极拳。
即可以通过松而做到舍己从人,又可以通过拥来感知对方劲力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同时通过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内缠、外缠等等予以发放应对等等。
当然了,要做好松、拥、缠,一定要有内气、内功作为基础和助力。否则,一切仅仅是力气和技巧的博弈而已,难窥太极的堂奥,也入不了太极拳的大雅之堂。
松、颉⒉,本身也是练好太极拳内功的基本要求和手段,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者单位:陈家沟国际太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