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记得初学太极还是在大学读硕,而今却已是而立之年,这期间有时兴致来时勤习之,有时忙于俗事而懒惰之,但终是把太极作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在和式太极拳习练过程中,它不光融入了我的身体,其文化和思想更渐渐融入了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对于和式太极拳的受益和体会是颇多的,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有亲身体会,也有观察同修的间接体会;有可以言传的,也有只可意会的。之前也没写过太极方面的文章,想说的很多却不能如面谈娓娓道来,想写的也很多却又受到篇幅的限制,翻来想去,我最终选择还是谈谈耍拳与太极之手吧!
在这之前,先说说我所理解的和式太极拳的特点。和式太极与其他门派的太极拳区别是比较大的,从理论体系到拳架规范都存在着很大的出入,当然他们终极的太极思想是一致无二的。和式太极拳的练法与其他门派太极拳比较起来,无论从速度快慢、力量大小、意念强弱,还是从身法变化上,都是处在一种中间的位置。所以,有时我在想,和式太极也许可以称为中庸太极拳。和式太极的习练要领很多,比较突出的有“耍拳论”和三直、五顺,三节、六合等基本要领。这其中,尤其要突出的,贯穿于和式太极始终的,乃是一个“耍”字诀。太极是古人传下来的文化,在中国的传统里,无论做人做事还是读书论道都讲求一个“悟”字。我想只要好好去“悟”这个“耍”字,习练和式太极拳必有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之效。
“所谓‘耍拳’是指在行功走架过程中,要求自然、松柔、轻灵,如儿童玩耍一般自如,不必用意使气,更不能显示发劲。‘耍拳’理论取法于道家的自然之道,《易》学阴阳之理及以弱胜强、无为之为之论。‘耍拳’理论的准则有三:以柔中求刚为目的,以轻灵自然为原则,以中正平圆为用功方法。”
“耍”不是任意的玩,“耍”既要有规则限定,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这个“耍拳”必然是一种合乎规矩的“耍”,而规矩以自然为其根本。四川人喜欢用“耍”字,谈朋友找对象在四川一直称呼为“耍朋友”,外省人听了很是郁闷,说你们四川人真是的,一点不认真,恋人是可以拿来耍的吗?这个误解与外行之与和式太极拳的“耍拳论”误解极其相似。四川人谈对象是“耍”出来的,因为“耍”的心态才可以玩出真感情而又合乎情理,试想如果两个年轻男女一上来就谈婚论嫁,谈房子票子,严肃地憧憬未来,失去“耍”的心态,那谈恋爱还有什么意义?没有了“耍”出来的爱情,婚姻也只能是又一个“坟墓”。和式太极的“耍”字诀与四川人之“耍”无二,追求的同样是一种境界,通过“耍”的心态培养你对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爱好,通过“耍”的情绪舒缓你的身心,通过“耍”的境界让你对人生充满激情和活力。这个“耍”也不是随便的伸伸胳膊,动动腿,扭扭脖子,抖抖屁股,而是在“耍”之上有个太极的拳理规范,“耍”是为了展示拳理和太极大道。简言之,伸手投足都必须自然放松而有太极的韵味,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