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太极拳功夫理法“俏皮话”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太极螳螂拳总论
隐藏右侧

太极螳螂拳总论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一、太极螳螂拳名由来
      
      螳螂拳发源于山东莱阳,后在胶东半岛形成四大流派,即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此外尚有一些小的流派如勍手螳螂等。流传于烟台、莱阳之外的螳螂拳流派更多。
      实际上,螳螂拳在清道光年间梁学香传拳时就叫作螳螂拳,并没有别的什么称呼,也没有今日众多的门派。因为在那时之前,螳螂拳是一脉相传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嫡系传人掌握。
      到了梁学香时期,螳螂拳才开始对外传授,外界才有螳螂门宗法显现,但这一时期的传人相对而言也不是很多。大家仍保持着螳螂拳的原样练习。
      真正使螳螂拳在中国武术史上举足轻重者是姜化龙和宋子德先生。诸多螳螂拳流派的产生也是在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通过姜化龙、宋子德、莱阳三山(王玉山、崔寿山、李昆山)的身体力行,以实战真功演绎了嫡派螳螂门武功的威力,使螳螂拳成为武术界空前瞩目的武术流派。这一时期,各派武术名家,多以练习螳螂拳为荣,带艺从师者很多,练习者更多,山于是带艺从师,练习者又各有体会,在没有完整的继承嫡派螳螂拳的前提下,将螳螂拳与其它流派技艺融合,遂形成了现今诸多的螳螂拳流派。
      为了与流传于世的众多螳螂拳作一区别,宋子德、姜化龙先生将姜化龙-宋子德-莱阳三山一脉嫡传的螳螂拳命名为“太极螳螂拳”。
      
      二、太极螳螂拳释名
      
      应该说太极螳螂拳并非是另起一派的螳螂拳,他是古传螳螂拳的载体与精华再现。
      提起“太极螳螂拳”这个名字,大家就会以为是太极拳与螳螂拳的合体,这是错误的。太极螳螂拳就足古传螳螂拳。
      太极螳螂拳以《易经》中的“太极阴阳学说”贯穿全拳。
      太极螳螂拳以乱接、分身八肘为母拳。乱接拳中,则以阴阳、刚柔、虚实六字为主体,总称之为六爻。六六三十六,故乱接拳中之三十六手,为拳之二十六母。太极螳螂乱接拳拳谱:“为行手、一起太极、又四象、二阴阳……”从拳谱上看,太极螳螂的母拳乱接实际上就是太极生两翼,两翼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乱接化出螳螂拳中的另一母拳分身八肘拳法。分身八肘拳法则以“阴阳刚柔,进退虚实”八字为主宰。八卦演变为六十四卦,八肘亦演变为八八六十四肘,由六十四肘又生出三百六十五手(指摘要拳法)。天有四季,人有四肢,拳有四象;天有八节,人有八节,拳有八肘;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经,拳有十二柔;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拳有三百六十五手;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气、血、精;拳有三宝左、中、右。由此可知,太极螳螂拳法完全是以《易经》的太极阴阳学说为依据的。
      另外就太极螳螂拳的运动特点来看,也可以看出处处贯穿“太极阴阳学说”的理论。太极螳螂拳法以圆为载体,动作多是圆弧,弧中求直,一正一反,恰如太极阴阳图。
      
      三、太极螳螂拳的整体风貌
      
      《太极螳螂拳谱》中记载着“螳螂之体、太极手、寒鸡步”。谱中论述为太极手千变万化,寒鸡步变化无穷,手出则映映忽忽,于发如雷,如霹雳,不动如山岳,动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