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现时之心意六合拳习者多练“十大真形”,然而大部分人却是“为练招而练招”,并不明白其中真义。结果是越练越糊涂,既不能在实战中有出色表现,又没有练出相应功力。其实“十大真形”是心意前辈在练拳时从动物身上学到的搏杀“意识”,而加以具体形式化,其目的是“以形演意”从中练出格斗本能,为了便于传习,将其用具体动作演示出来。在学生练到一定程度时,老师必然要将这些动作的练习目的告之,使学生马上顿悟。而后再练习时则不同以前只重视动作的外形,而是深刻体会其内在要义,并可以用任何动作表现出其真实意义。这时才可以在实战中自由发挥,无拘无束。这便是拳谚所讲的“传形不传意,传意不传心”。
心意六合拳在旧时用于制敌的确很有威力,不过旧时国人所习之拳术大多是“谈招论式”之类,动手还会用什么“黑虎掏心”、“神龙摆尾”等特定“死招”,有诸多如节奏慢、变化少等缺点,所以一些心意拳家对付此类打法自然容易。但由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西洋拳击的进入,使中国拳术受到了很大冲击,不少拳家在试手时大败。原因是他们还妄想用“这招破那招”的打法来对付密集如雨、虚实无常、速度极快的组合拳打法,以致根本无法适应,只有被动挨打。
拳击这种拳术由简单的直、摆、勾三拳组成,经过严格训练后,便可自由组合运用。其特点是虚实不定、变化多、节奏快,有时会出拳如疾风暴雨一般。有些拳家一到此时便会跟着对方的节奏打,但往往被训练有素的拳击手打得手忙脚乱,自己多年所练的功夫根本无法发挥出来。至于有些人还想用拆招论式来对付拳击打法,那更是“痴人说梦”一般荒谬。
拳击的打法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其是在规则限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育运动,并不具备拳学的深度及广度,亦有不少缺陷。如只有拳法击打,而没有腿、肘、膝、擒摔的综合应用及禁止击打一些要害部位。除了这些大众武术爱好者均知道的缺点外,其实拳击的进攻方式是典型的“破体出尖”用拳头追击目标,所出之拳是随着对手的移动来变化。其出拳方式要么是单拳连击有虚有实;要么是双拳组合多角度连续攻击。但不论是单拳连击还是双拳组合攻击,其出拳规律是一拳击完、收回,再出拳,可以多角度变化。举例:左前直拳击出、收回,再变为左勾拳击出,或再出直拳;双拳组合更是如此一出一收的规律。所以说如果与拳击进行对抗,想用“避实击虚”的打法是极为被动的。特别是拳击好手,出拳频律极快,想在对方如雨般出拳中找到空当予以反击的机会极少,而且如犯了招架,那更是中国拳术之大忌。
“以拳找点”的打法是拳击的常规形式,而心意六合拳等中国真传实战功夫的打法却是“以身体找点”,即一旦动手便用步法快速催动身体冲向对手,欺根拔节,破坏其平衡,打散其间架,使其无还手反击之力。
心意六合拳中“马形”之打法真义是以步法带动身体的连续冲撞的发力形式。马,这种动物除了“撩后腿”踢击之外,根本没有其他任何攻击能力了。拳学先辈之所以取马形之义于拳学当中,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