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換繁體
谚语推荐: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太极拳动静解
隐藏右侧

太极拳动静解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变易物体之位置,或动体进行之方向曰动。保存或维持其固有之位置或方向曰静”。动有机而静有势。“机者,朕兆、动机。动而未形有无之间也。势者,形态。静势,静而已形无有之趋者也”。太极拳动时存静势,静时寓动机,“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动静互为其根,以静而成势,以动而成机。机中有势,势中成机,机势难分,此太极之妙也。古书云:“静属阴,动属阳。世上万物,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偏阴偏阳为之疾,一阴一阳谓之道。”即是说,动静即是阴阳,阴阳即是动静。静以生阴,动以生阳,阴阳合德,动静均衡,万物才能生长发育。只静不动,或只动不静,都是一种病态,动静合一,才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动静结合的修炼养生之法,早在秦汉时期已初步奠定,但其理论则是在明清才始确立。李挺说:“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方开指出:“天地本乎阴阳,阴阳主乎动静。人身一阴阳也,阴阳一动静也。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又说:“过动伤阴,阳必偏胜;过静伤阳,阴必偏胜。且阴伤而阳无所成,阳亦伤也;阳伤而阴无所生,阴亦伤也。”指明了动静之间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王宗岳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这里的说法又更进一步,说明太极拳非止是动静,而是动静产生之机,太极拳岂止是阴阳,而是阴阳发生之母。它是无为而无不为这样一个对立统一的系统。清代李亦畲太极拳论《五字诀》说: “一日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这里一举手前的静势就是无为,正因为它是无为,所以又无所不为。这犹如挽起强弓硬弩引而不发,足具张力,出气势,是最有威摄力的。因为静之为静,静亦动也;动之为动,动亦静也。动静互根,动静互运,无法限制它的各个方向的变化可能性。它可以根据进击者攻守的具体情况,向任何有利于己而不利于彼的方向而动。这个举手后的动机,就是无所不为,故周身皆太极也。出手后分阴阳,即分出方向,这时在某一方向上有为,恰恰对应着其他所有方向上无为。要想在其他方向上有为,必须把原方向上的有为变无为。即先停下来,而后改变方向,才能在其他一个方向上有为。这种动静之间矛盾不断变化的辩证统一过程,就是太极拳运动。太极拳原本由无为而起,其法自有为而修。即由静而起,生动而炼,归静而养,修炼在其中。此为太极拳修炼之不二法门,即道也。
      “稽太极修为之动与静,本是因果显象而生分别之相对概念”。动之与静,原本一体,“慎动主静之用,主静慎动之体”一体两用。阳动以浑,阴静以成,静极自动,动极致静,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浑成,故无所谓动静。动静相应,动静相须,动静交互,动静均衡,动静合一,动静浑然,则太极之象成矣。
      太极拳运动中静与动两个方面,静为势为本,在相对的静止状态中,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是“动之复归”,即所谓动中静是谓真静;而动则为态为用,在相对运动的状态中,动是静止的萌化,即所谓静中动是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