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意拳,我国传统拳术之一,又名大成拳,为河北深县王芗斋先生所创。
本世纪20年代中期,王芗斋先生针对当时武术界崇尚花拳绣腿的时弊和执着于一招一式的片面倾向,为道破其非,阐明真义,遂在形意拳的基础上,汲取众家之长,摒弃了沿袭几百年的套路与固定招式,参以学理,证以体认,创立了面目一新的“意拳”。意拳无套路及固定的招式招法,名之为意拳,是为强调“意”在拳术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后经几十年的不断发展,遂成为今日之意拳。
意拳的创立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次重大革命,曾引起了武术界的巨大震动。当年,许多中外技击家纷纷前去拜访王芗斋先生,共同探论拳学,相互切磋技艺。40年代初,北京名宿张玉衡,齐振林二老先生对意拳甚为赞赏,故赠意拳名为“大成拳”。此乃意拳之所以又曾名大成拳的缘由。
多年来,意拳对于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更重要的是,意拳在王芗斋先生衣钵传人姚宗勋先生的努力之下,保留了我国传统拳学的技击效用,吸收结合了西方搏击的训练方法和理念,使意拳成为了一种能适应现代擂台搏击的特征,成为了一套具有完整的思想理论和科学训练体系。可以说今日之意拳是中外拳学之精华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对众多学科的深入研究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正因意拳外延范围的不断拓广,使意拳的社会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其拳术本身的范畴。但是意拳发展至今,仍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当年,为了能使意拳与现代擂台搏击融合,姚宗勋先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他将西方拳击的训练方法与意拳结合,使意拳在技术风格、训练理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遗憾的是,姚宗勋先生之后,现在的意拳同门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逐渐的冷淡下来。但不可避免的是,当代意拳要想发展必须与现代散打,泰拳,巴西柔术等相结合,才能更加完善。
王芗斋先生20年代以前创立意拳(大成拳)时,就是相互交流切磋,获取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拳种流派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并对其内容和拳理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深入的研究,前后历经二十年的潜心钻研,终于洞察到我国传统拳学的真谛,我们还是要根据王老师的思想精髓,来创新、改革、道破其非、阐明真义、参以学理、证以体认、发扬意拳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武术。
当代很多意拳名家,因为怕学生受伤,搞散手对抗时不真打,只把推手当作终极目标。时间久了,别说意拳的一般学生,就是意拳当中的佼佼者,再与对外交流时,也是吃亏不少,若是希望上擂台,那更是天方夜谭。当然,有的意拳武馆也尝试上擂台,自身功夫水平虽然有限,却还不虚心向外界学习,结果是负多胜少,好不容易臝一场,对手的水平更差。目前练习大成拳(意拳)参加檑台赛比较多的是临清市意拳散打搏击馆馆长陈超群先生与副馆长陈超武先生,他们向意拳大师崔瑞彬老师学习四年,尽得意拳精髓,而后又向中国散打王宋大鹏先生和泰拳王学习了两年散打技术,泰拳技术。
他们的战绩有:
陈超群:
>>2011年4月29日《功夫王》中日对抗赛走进临清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