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江苏胡继军
继承、弘扬和保护太极拳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每一位太极拳传承人的使命和责任。在传播的过程中,如何去传承太极拳的“原汁原味”,使它在外形上不走样,内涵中有真谛,传承中有脉络,并能真实保持传统太极拳的本来面目。本人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从研学拳经拳论中传承
“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学习太极拳,必须学一套明白拳。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太极”、什么是“太极拳”。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学习太极拳经拳论。
只有在经典太极拳经拳论的指导下去学习,才能提高太极拳的实践水平,只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去检验,才能感悟太极拳修炼正确与否,同时去体会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内涵。所以学习“拳经拳论”是我们接触太极拳的第一步。
太极拳在传承的过程中,先贤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太极拳经典理论:如王宗岳《太极拳论》、陈王廷《拳经总歌》、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陈鑫《太极拳论》等等。
但因许多“拳论”是文言文,加之作者的文化、功夫层次、传播方法、时代环境等因素,往往导致“拳论”在流传、传播、保存的过程中,产生残缺、流失、失真等问题。如何正确对待、学习“拳经拳论”和传承“原汁原味”的太极拳,北京陈式太极拳名家田秋信师叔说的好:“要理性地理解,吸取精华去除糟粕”。达到去伪存真,要对太极拳封建迷信的神秘色彩不盲从,理性的去认知,让太极拳干干净净,这样才能还原“拳经拳论”的科学性,还原太极拳的本来面目,使传统的“原汁原味”太极拳得以健康科学地传承下去。
二、从保持外形和练法不走样中传承
纵观太极拳的传承和传播,各流派的传统太极拳,因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加之传承比较保守,基本上是家族性传播,在亲朋之间传播也少之又少,同时都用原始的口传身授,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没有交流的空间,接受的新思想比较少,所以传递比较慢,传播范围比较小,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也比较小。传承人在传承上都能保持不走样的外形和传统练法,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原汁原味”太极拳的真谛。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看到的太极拳,在外形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太极拳向修身、健身、养生方向发展,人们以健身、养生为主的太极拳套路练习,注重提高了太极拳的趣味性、观赏性。许多习练者,以会多少套路、多少器械为荣,越多越自豪,越多越认为自己精太极拳,功夫好。俗语云: “贪多嚼不烂”,外形没有学好,而又不知修内,真是南辕北辙,离真正太极拳修炼越走越远,没有健身养生效果,更无太极功夫可言,传承太极更是一句空话,真是使人啼笑皆非。
俗语云:“不经厨子手,难得五味香”。通过书籍、视频以及不是太极拳正宗传承人和明白老师学习,是不可能学到“原汁原昧”太极拳的。任何一门技艺无师自通,是非常难的,要掌握精髓就更难了。所以,必须拜明师学习,坚持按照师父的拳架不走样,始终在守规矩中模仿、回忆老师的拳架,不能随意改。.正如北京陈式太极拳名家田秋茂师叔所说: “无一势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