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未习拳,先学步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太极拳的“气”与“功”
隐藏右侧

太极拳的“气”与“功”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文/顾新法

    人只要活着就离不开呼吸。古人早已掌握和运用呼吸规律并辅以相应的运动方式,创建了吐纳导引术,以便使内气在体内更加顺畅地运行,达到通经络、调理脏腑、促进气血循环的目的。同时,通过练功有助于达到心平气和的境界,加之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可为您铺就健康长寿之路。

    一、太极拳的气感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如果只有形体演练,没有意念带动气的运行,做不到内外相合和阴阳变化,就不是名副其实的太极拳。

    (一)怎样练出太极拳的气感

    众所周知,练太极拳首先要求入静、放松,并且做到“松而不懈”。身体在放松状态下想不“堆乎”,必须依靠筋、骨为主的支撑,只有调整适度,才能保证身体的稳定。

    这要先把筋抻长,使各节相连骨节的缝隙打开,身体能灵活运转,这样内气才能在松柔的肌体里顺畅运行。要想撑开筋、骨,必须经过“撑筋拔骨“等基本功的训练。当全身各部每一动都做到符合要领之后,太极拳的韵味就会渐渐呈现出来。

    身形要领不外乎虚领项劲,下领内收,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松腰落胯,屈膝圆裆,脚趾抓地……定步太极混元桩是其典型表现。但是,打拳时要做到神形兼备就不容易了。有了这些基本功,经过长期正确习练,在意念作用下,内气能随外呼吸收放自如。当呼气时,内气下沉丹田并贯至头心百会穴、双手心劳宫穴和两脚心涌泉穴(简称“五心”)。吸气时,内气再从头顶百会穴、手掌劳宫穴、脚底涌泉穴直接回聚胸口膻中穴。内气运时,练功者都能体验到气感到位。当内气运行与形体动作“内外合一”时就形成了“内劲”。具体体现为:“吸气”时,内劲使肢体回收,可蓄劲;“呼气”时,内劲使肢体伸展,劲可直贯四梢[发为血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手脚指(趾)甲为筋梢]。这时能充分感觉到“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后发”的太极现象,身体运行全随意、气而动,没有一丝人为的矫揉造作。练到这个程度,太极行气、运劲已由繁至简,一蓄一发仅在吸、呼之间,正如古谱所云“一阴一阳一太极”。

    (二)行功走架时内气连绵不断之法

    很多人向我询问:“在定步单操太极的式子时身体有气感,怎么走活步时就消失了?”“求气则滞”是当功夫没练到,却只凭主观臆想出的气,在练拳时容易造成分心,反而导致意、气、形不合。只要练到位了,气自然随意而生。这还要从基本功做起,练定步桩在撑展中含抱拢劲的整架,由习惯到自然,在运动中,松柔的身架从头到脚时刻保持在“似松非松,似展非展”状态,掌指与脚趾始终“撑含”不丢地随身肢缠转而动。全身在缠绕运行中徐徐拢成整架,并在运行中不断调整身体重心以保持稳定,身劲由根至梢,后催前导,保证运行的整架时刻在变化中毫无散懈之处。可想而知,如掌指松懈,当身劲运到时再重新伸展,必然会出现断劲现象。

    当正确掌握了太极拳的“行走功架”的方法后,小心翼翼含着整劲打拳,久而久之可做到“意到、气到、劲到”。

    (三)如何保证整劲运行

    在意识支配下,丹田气转换成内劲,促动腰轴统领全身运动。太极拳以“∞运行方式”运行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