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汉大学国学院/岳涛
形意拳来自枪术,其本质是战场韧柄枪矛训练的副产品。战场武术以枪矛等韧柄武器的攻击技术为旨归,此为体;而长时期韧柄武器的使用和训练必然会产生人体筋骨结构的变化,以及发力用劲方式的变化,从而衍生出新拳法,此为用。“脱枪为拳”后,体用关系发生逆转。拳法训练以追求人体筋骨结构变化、形成整合的劲力为旨归,此转化为体;而同时配以韧柄长形器械(如大枪、大杆子)作为辅助练功的器材,此转化为用。“脱枪为拳”的这种体用转换思路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以拳为枪”:一则使士卒训练不再受场地限制,随时随地可练兵:二则拳发枪劲,在近身搏斗中一击制敌;三则“藏武于民”,不管军民功夫练就后,一旦需要就可以随时武装起来,成为战场枪术高手。明白了“脱枪为拳”的体用转换关系,就能明白形意拳的战场武术本质,它不可能形成于乡野江湖,而只能形成于古战场。这从根本上对历史定论“岳飞创拳”是一个强有力的肯定。
形意拳(统称,此文中包括以心意拳命名的拳种及其衍生类)“脱枪为拳”之说最早见于戴龙邦于乾隆十五年于马学礼家中所作<六合拳序>,序中并一起交代此拳种来源及师承情况。对于“脱枪为拳”的详细记叙见于这一段文字:“当武穆童子时,受业于名师,精通枪法,脱枪为拳,自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神妙莫测,盖古来未有之技也。”(《六合拳序》)这是关于“脱枪为拳”的最早出处。
但是“脱枪为拳”绝非泛泛而论,而是有其深刻的内涵的。这需要从战场武技特征及传统战场兵器“枪”说起。
一、古代战场及其武技特征
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与热兵器时代的战场是不同的,而且与人们平常在影视里所见到战场也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古代战场武术技法与我们平常所见街头或擂台武技有很大差别。看惯了传统古装战争片的人一般会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沙场之上,短兵相接,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在腾挪跳跃,使尽浑身解数和敌人捉对厮杀,或招数精妙,或身法精奇……然而,这仅仅是现代人对于古战场的审美化表达,根本不符合古战场的残酷现实。
中国古代战场基本以阵战为主要表现方式,当然,也会有游击战、破袭战等各种灵活战法,但是阵战始终是最基础和重要的,这是因为当敌对双方主力相遇时,大兵团的集体作战就成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必然。尤其是在平原地带的大兵团相遇,除了天时地利外,基本只能仰仗阵法的科学布局与战士的数量、士气、单兵战斗力等因素来取胜了,换句话说,这就到了拼实力的时候。虽然将领的存亡对于胜负有重大影响,但是最终的胜负,取决于敌对双方士卒的数量消耗,也包括能否击溃敌方的阵列结构(整体战斗力)。
而以阵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古战场也决定了处于战斗阵列中的士卒的武力发挥背景:
第一,只管进攻,不管防守,以攻为守。没有腾挪跳跃的躲闪避让空间,也没有挥刀如虹、转身腾空这等炫目武技。因为队伍都是整体前进、集体作战,所以士卒在面对敌人的进攻之时是无法向左右后方避让的,而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