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从本期开始,我就要给朋友们讲解发力的问题了,发力是武术的关键,不会发力,学什么都是没有用的。一直以来,武林人士都将发力作为千金之秘珍藏,不肯轻示于人,即使言及,也大都讲的缩首缩尾、躲躲闪闪;或文字内容拗涩玄奇,令人如坠云雾,或不系统,或夸大其辞等等,皆反映了中华武学之精奥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并未得到全面推广、普及传授。殊不知,“武学”即“科学”,作为发力的原理,现代科学均能解释、均能运用,只要科学地解述、传授和学习,所有的东西都能伸手可及。当然人体与现代科技产物的特性都各有不同,虽然它们都遵循了相同的大道,但作为人体,它的发力还是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特定的要求的,它还是需要您去进行一番苦练、体认和感悟的,它有着一整套训练方法和训练程序。要想练出各种各样、各个层次、多重复合的力,这些都马虎不得。所以,对于内劲内力,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去看清、看透并看淡它,但从修炼、从证的角度出发,又得认真严谨、慎重地对待它。
力分僵力和活力,僵力指的是一个人后天劳作形成的笨力,比如一个人能提起、扛起或抓起超出他体重许多的物体时,人们便会说他很有力,这种力,便是僵力、笨力,这种力在技击中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又比如一个人,他一拳击倒了一个体重与他相仿或体重超他许多的壮汉时,人们也会说他很有力,这种力,便是活力、爆发力,在技击中,这种力一直占着主角的地位。
在武技中,僵力是绝对不允许的,只有活力才能存在,只不过这活力又分有高低的层次,内外的区别,施发的形式以及内在本质的不同,这就是武术界习惯性称呼的外门功夫与内家拳法的发力。所说的外门功夫,如现行的散打、截拳道、泰拳、空手道、跆拳道、拳击,以及大部分少林武功和众多的中国民间功夫等,外门功夫的发力讲究肌肉运动,强调肌肉力量的瞬间爆发及扭腰蹬腿送肩弹肘的腰马合一力,也有一些非常有限的局部对挣力。这类武技的练习者,大多是用重器物来训练四肢身体的力量,所以,他们看上去几乎个个都身体强健、肌肉发达、筋肉涨露,大个子无不魁梧伟岸,小个子也都个个精悍粗壮,他们练到一定的程度,速度都很快、力量也很足,行动敏快而矫捷,反应迅速、攻势凶猛。而至于内家功夫,如形意、心意、太极、八卦、通背等均属于内门,内家功夫的发力讲究整体劲力,四肢百骸通连一贯,强调筋骨关节的运动及力量;对于肌肉的力量,内家武技也十分重视,肌肉作为发力重要部分,对于它的工作形式、训练方式、内在机理实质的研究,内家武技研究的深度是外门功夫所无法比拟的。它将人体分成大三节与小三节,大三节指的是头部为梢节,身躯及上肢为中节,下肢为根节,小三节指的是大三节的每一个部分之中,又都分有三节,以头部而言:天庭至印堂为梢,鼻至人中为中,下颌为根;以身躯而言:颈部为梢,胸部为中,脐至小腹为根;以上肢而言,手为梢,肘为中,肩为根;以下肢而言:足为梢,膝为中,胯为根;总之,人的一身,处处都有三节。在发力时,需遵循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