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上下相隨人難進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武林门派 > 峨眉拳源及其拳路技艺哲理初探
隐藏右侧

峨眉拳源及其拳路技艺哲理初探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峨眉拳是四川峨眉山僧道所传习的地方性拳术。自明代见诸文字以来,一直繁衍不息,它以顽强的生存能力流传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实为人们公认的中华武术中的重要技术流派。可惜,时至今日,研究峨眉拳源与技术体系者甚少,探索其拳路技艺哲理者更是少之又少。笔者为着继承、发扬峨眉拳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之继续造福人类,特拟写此文,以供武林批评斧正。

     

    一、峨眉拳源考

     

       在近几年来全国大规模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之中,使深藏在民间的峨眉拳术得到整理和推崇。大量文中资料证明,神秘而玄妙的峨眉拳术,不仅存在于民众之中,而且还有着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和技术体系,并流传在四川、湖南、河南、山东、河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贵州、福建、广东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和东南亚各地。有些地方,如广州市、香港、台湾等还成立了峨眉拳研究社(会),从事峨眉拳之研究与传播。笔者生长在峨眉拳之故乡,探讨峨眉拳有年,在全国性报刊、杂志上先后发表过《峨眉拳初探》、《峨眉派五虎拳》、《峨眉缠丝拳》、《峨眉派稀有拳种简介》以及专著《蹲桩拳》等数十篇有关峨眉拳技艺文章和著作。承全国各地武林志士和峨眉拳爱好者之鼓励和帮助,近年来峨眉拳技艺研究虽有进展,但探其拳源、论其拳理、剖其拳艺、概其拳击很欠深度和广度。尤其对于峨眉拳源更缺考证。过去唐豪先生对峨眉派进行过研究,仅作了了般性考证。随着时代的前进,武坛上研讨峨眉拳文章渐多,这对揭开峨眉拳神秘面纱,发扬其精粹技艺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研讨峨眉拳的论理中,有的以一拳路而统称峨眉拳者;有的则自称为峨眉拳之正宗;有的引文断意失去研究价值。笔者虽著文独说,仍难免有管窥之见。可知,研究峨眉拳源难度之大,好在当今武坛,广开言路,谬误逢有公论。

       峨眉拳,作为峨眉武术精华而流传于世,自明代以来,历时数百年,不断继承、发展成为一大技术体系,被武林公认为中华武术三大技术流派之一。

       峨眉拳源远流长,有关踪迹,散载于一些史料文摘之中。例如:

    其一:《太平宇宙记》记有“巴族廪君善投剑、精弓矢。”《吕览》载:“宾人好武,善铁使棍”。《华阳国志·蜀志》有“蜀族五丁举万钧”之记载。上述引证说明自古以来,四川境内蜀民尚武、巴人善剑,成为峨眉拳源。有关峨眉拳械见诸文字则始于明代;明人唐顺之在《荆州先生文集》卷二中写有《峨眉道人拳歌》,对峨眉拳技艺和峨眉道人之功夫进行了精辟的描述;明人程冲斗著有《峨眉枪法》一卷,称其枪法由峨眉高僧恩所传。据《清人述异》记载:“明遗民陆孚庭先生精通武艺,其所擅长梅花枪法,为蜀中峨眉高僧所传。”

       峨眉拳以内练气血运转、外练击法为主,讲究神形兼备、内外兼修、功法一体、亦刚亦柔,刚柔相济。因此,峨眉拳常以峨眉气功为内修之根本。故,峨眉气功历史悠久,据《峨眉山志》记载,唐代供都...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