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着力点部位的承受能力训练
力量训练使骨骼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管状骨干截面增大,骨密质和肌腱在骨上的附着面增厚。这种适应性的变化大大提高了骨的坚固性。抗阻训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关部位的冲击承受能力。但这些都是在有保护的情况下得到锻炼的,在无任何保护的真实打斗中,身体可能会接触到不同质量的物体,一些坚硬的物体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能力,这样在进攻时自身就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应付这种情况,就需要进一步提高身体着力点部位的承受能力。
承受能力的训练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主动方式,即以训练部位主动撞击不同质量或不同结构的物体;第二种是被动方式,即用不同质量或不同结构的物体敲打拍击需要训练的部位。承受能力的具体训练可以参考传统武术中的硬功或自我拍打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不必拘泥,使用的击打、拍打器械要定期改变其质量与结构,以增加身体的适应难度,达到更佳的训练效果。例如,可以击打一段时间放在地面的铁沙袋后,就更换为击打墙面的纸墩;也可以在一次的训练中采用不同的器械,如用木条拍打完一组后可更换为捆成一捆的竹筷来拍打一组,接着再用盛满绿豆的沙袋条拍打等。
由于承受能力训练对身体的刺激极大,且非常容易受伤,因而这项训练不能遵循大强度原则,只能提高一定的训练量,做到“以量取质”。当然,对于长期进行此类训练,已有相当功底的习武者,则可以逐步提高训练强度。但总的来说,不论训练水平如何,进行这项训练时都应做到“量力而为”。
下面说明承受能力训练的几点注意事项:
●训练前要充分热身,对训练部位最好做少许柔摩;
●每次训练可练习3-5组,每组30-50次。用不同质量或结构的器械训练时,每组练习的次数应有所变化,一般用硬度较高,构造紧密的器械时,击打、拍打的次数就少些;用硬度较低,构造较松散的器械时,每组练习的次数就多些;
●训练后身体不宜立即接触凉水;
●训练后要做充分的伸展放松活动;
●少年习武者不宜进行这项训练。
静力支撑训练
格斗是在运动中进行的,运动中,随着姿势、动作、位置的不断变化,身体的重心,平衡点等影响动作稳定性的因素也随之不断变化。身体的平衡、动作姿势的稳定性影响着攻防转换的速度和完成动作的质量,动作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攻击的打击力量。因此,要通过“静力支撑”训练来强化身体动作姿势在某些特定环节的平衡稳定性,使得整体的间架结构在一些关键环节不会因外力作用等因素过于遭到破坏,使打击力受到影响。
人体的平衡是靠肌肉收缩固定住各关节实现的,如果肌肉力量弱,固定不住各关节,人体就会发生变形,平衡则被破坏。对某一个关节而言,如果成对肌肉收缩强度不同,产生的肌拉力矩也就不等,同样也会破坏人体的平衡。因此,肌肉力量是维持人体平衡的一个重要前提。“静力支撑”训练通过克服外力的静力紧张,提高发力动作在某些角度的整体力量,同时培养牢固的动作结构,使动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