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静心内修之道
形意拳经对“静心内修”之法,有用气诀、引气法、周天法、得真法等单独论述,但极其简略。这也是“道不轻传”神秘化的社会条件所形成的。且由于拳经传抄或理解差异,尽管同一方法,因理解不同,效果也不大一样。
仅就被引用和传播最广的“引气法”(即小周天法)来说,从文字内容到实质解释,都出现很大差异。根据尚云祥先生口授和对个别字作过几个谱的比较,以“眼观鼻,鼻对脐,处处行迟不可移;彻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光吊在眉”才是较正确的。应该弄清它的内涵,否则影响还是很大的。
所说的“眼观鼻,鼻对脐”是在四肢放松,脊椎中正,项关节松开的情况下,头微前倾,半合睛则眼看鼻尖,鼻尖对着肚脐。使这三点接近在一条垂直线上(闭目合睛,姿式亦同,则意为内守),这个姿势是为了便于精神内守,易通任、督两脉,返还先天胎息之状态。但因拳谱传抄错误,有的把“眼观鼻”写成“目视鼎”;把“鼻对脐”写成“鼻观脐”或“鼻视脐”。这就讲不通了。所说的“处处行迟不可移”,这“迟”字有写成“持”的,实际这个“迟”,是涵有必须做到,要求“缓慢、自然、不匆忙”的意思。所说的“彻开二六连环锁”这个“彻”字有写成“打”或“撤”的,实际只有这个“彻”才是表示“通”或“透”关窍的意思。“二六连环锁”在“气以直养”的功道中,指的是“十二重楼”即喉管。在周天法中这“二”指的是前任、后督两脉。“六”指的是身后督脉的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和接督脉通任脉的三丹田(上丹田即泥丸宫,被视为藏神之所,百神之主;中丹田亦名土釜,即黄庭宫,被视而不见为藏气之所,炼气之鼎;下丹田亦名玉池,被视为藏精之所,采药之处)。自泥丸宫下行,到下丹田,有逆呼吸基础,是较易行的。然而督脉自尾闾上行,通三关,特别是玉枕关较难,故有运转“河车”以冲过阻碍之说。这任、督两脉,是人身阴阳两脉的统枢,故有“任、督通,百脉皆通”之说,因之走小周天就是要彻开这两脉、六关的连环阻碍,以求百脉皆通。所说的“一点灵光吊在眉”,有人误认为是“一盏明灯吊在眉”,并说是任、督既通,百病皆消,目光炯炯有神。这是因抄谱讹传而产生的误解。实际绝不仅仅是目光的问题,应该说:会使自己的灵性在泥丸宫处发挥异样的光彩的作用。因为打通任、督周天是许多内功功法的必经之路。如“离内阴外阳,坎内阳外阴”,“取坎填离”以求“水火相济”;“性在天边晃,命在海底逛“,性命相见以求“性命双修”,等等。无一不是气通三关,以上达于泥丸宫。养灵性也罢,会元神也罢,以至什么“开天门”也罢,无一不是在泥丸宫处作文章。
仔细琢磨,约在一千几百年前,中国道家就似精于现代的解剖学,不仅了解到它的作用,而且在《黄庭内景经》中竟提出:“脑神经根字泥丸”,还有什么“一面之神宗泥丸”,令人惊讶的是它的揭示,正符合现代医学解剖验证的机体部位和功能。这也给我们提供了鉴证的线索。对人们常说的头顶的什么“昆仑”、“黄宫”、或“乾顶”是泥丸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