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1.第一层功夫,炼精化气,即明刚阶段
人在练拳之初,体之阴阳不分,虚实未判,混元不清。主要表现为浑身上下好像是一个团,气质混杂,四体不随心。发出的刚劲不是功夫劲,而是体力、硬劲儿。给人的印象劲儿很足,真冲,可其实体内不通达,意与力不协调,后天的作为占了优势。此时练拳者自己也不舒服,发出的拳也打不着对手,同时伴有脏腑的淤滞失调,身体滞重。而好的、有内功的武术家均健步如飞,体轻如燕。所以,在练拳之初,要从站三体式开始,保持实体自然的上虚下实之态。要以常人之常态习拳,不可自起强劲。人本身就有体力,开通本身的体力就行了,任何后天有意识加的力就是强劲。拳势要舒展,不可拘谨,为的是使劲力发于体外而抻筋拔骨,如皮筋拉长,劲力调和顺畅,开出体劲,渐渐达到体动随心动,练精化气,以退后天返先天。这就是第一步功夫,练的是明刚之劲,外丹的功夫。练功久而久之,体的内三合程度逐渐提高,行拳作势舒畅自如而无喘意,自身也就松了,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力量外放,用尽了,拳不打乏力,练拳者自己都乏了,身体自然能松软,促使体的柔化,基础打好了,下一步就该长真功夫了。
这一阶段练拳的要点是,出手进势的速度要快于回手回身时。出势与发拳时意念要放长至极远。进势之际要足蹬、头领,开势、出掌。行进间应当注意整体性地挺身形,切忌外形有过于显露之处。回身时恰好相反,要做到含蓄,下劲,要吸,否则立身不稳,这样就体现出了一松一紧,一张一弛。
2.第二层功夫,炼气化神,即暗劲阶段
相对于明刚阶段的劲力外发,第二层功夫的主要特征是收敛。行拳作势缓缓而来听体的,自身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练劲合形,以意气之为而行拳,随心的程度就高了,即练内功,也就是丹田功、气功。以此功伸缩往来而运行,内劲不断,而不是用外力行拳。如果我们把第一步功夫的劲称之为“旺火’,(爆劲),那么,第二步功夫的劲就是“文火”,即用温火之法来锻炼,使意气合于体态之动,称之为“随心”,并时时伴有发自体内的清脆的抖弹之劲。此时的发劲为“呼”,回落手则为“吸”,此一呼,排泄体内之废物;此一吸,汲取宇宙间的养分。这种以丹田呼吸配合而行拳的阶段,是炼气化神阶段,运起劲来体内产生的内景妙不可言。就好像水塔蓄水一样,待丹田气蓄满,在体内如同电源充足后将动能运输于各个支路,即人体的四肢百骸。将丹田之气贯于四肢而行拳,才能人妙境,肌体的透明度提高,极其灵敏,劲力随合、连绵,透及整个身体。发劲时又可在瞬间集中于一点,纵放自如,得心应手,即寓技击之功,又可得养生之妙,舒适无比。
这一阶段练拳的要点是,行拳按第一阶段的原形走即可,但用的是腰劲,用的劲力不同,重点此时是在回,主要是吸收养分。发劲时找丹田的劲。练绵拳时要配合呼吸,往里往回是吸气;往外是呼气。出拳时将气由丹田送至膻中,也就是这个呼吸的过程是从丹田到两肺,真正感觉到胸中有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