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三尖對照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太极拳谱歌诀》校注诠释 2005年第11期
隐藏右侧

《太极拳谱歌诀》校注诠释 2005年第11期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接上期)
      
      歌诀六(中)
      
      [正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校勘]
      (1)“存心揆用意”,[微本]作“揆心须用意”;[万本]作“存心须用意”;[李本]作“存心拨用意”,系误植;[图本]作“留心揆用意”。
      (2)“不觉”,[孟本][邹本]作“全不”。
      [诠释]
      “势”即行拳应敌之招式,有虚实之变化,有动静之分合。动静开合,虚实转换,相连不断,生生不息,是谓“势势”。势以应敌,瞬息万变,不容须臾分心,故须存专一不杂之心,聚精会神,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致用。“揆”者,审势察度之谓。审敌之势,度己之为,逐势逐动,一手一式,无不“每着全在心胸”,是谓“用意”。用意在身,动静分合摩荡,虚实变转神会,真积力久,功夫既深,阶及神明,则百骸筋节白相贯通,上下表里不难联络,捶自心出,拳随意发,心气一动,屈伸开合,无不从心所欲听自由,太极功夫自臻豁然贯通之神明境界。此皆“势势存心揆用意”之妙处。然此豁然贯通之境界,非持之以恒、勤学苦练而不能得,即所谓“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故曰“得来不觉费功夫”。有别本作“得来全不费功夫”,似反其意,实则一致。朝悟心内,夕会身中,积累之久,总有融会贯通之时。一旦豁然,自然得悟,随手凑巧,从容中道,“得来”自可“全不费功夫”。
      沈子认为,若据古诗格律韵脚分析,“得来不觉费功夫”句,应置“势势存心揆用意”句之前。再据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句,证明这两句上下是紧接相连的,故“得来……”句无疑在“势势……”句之上。是为注。
      [正文]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校勘]
      (1)“在腰间”,杨氏家藏本作“存腰间”。
      (2)“腹内”,[孟本]作“腹心”。
      (3)“松净”,[微本][董本][李本][少本][图本]作“松静”。
      [诠释]
      腰间,此处指腰脊。拳谚云:“腰如干,肢如枝,腰微动,枝自动;腰不动,枝乱动,无用功,一场空。”《十三势行功心解》:“气若车轮,腰如车轴”,“气为旗,腰为纛。”《心会论》说:“腰脊为第一之主宰。”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由此可见人体之枢纽,腰脊为全体之主宰。故须“刻刻留心”,即意注也,非意守也。意注则活,意守则滞。如何意注?陈鑫说:“腰是上下体之关键,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不悖行。”
      此“刻刻留心在腰间”句,与前之“命意源头在腰隙”句密切关联,内外相合。因为“命意源头在腰隙”,所以要“刻刻留心在腰间”,既是因果,又是呼应,一再强调,更突显太极腰之重要。
      “腹内”一作“腹心”,系润改,指丹田而非指“腹和心”。但又一语双关,与心神有联系。“腹松净”一作“腹松静”,以“腹松净”为是。松者,涵虚柔顺而舒展也;净者,透空而纯粹也。太极拳“涵胸拔背落自然”,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