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形意拳属于内家拳种之一。该拳理法完备,体用简约,融养练为一体,施顾打于一法,诚中形外,贯穿如一,诚如岳忠武穆王形意拳要诀所说:“是合于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之功用也。取诸于身内,则使全体自强不息。”(《形意拳术讲义》第29页)
要诀的这句话,和盘托出了形意拳术东方式的修道方式及其原则。
多少年来,在众多的习武人群中,浅尝辄止者有,猎奇神功者有,因果倒置者有,盲修瞎练终不得门径者有,甚而庸俗愚昧、忍心害理、信口诋人者亦有,唯练拳明理、苦志追求、潜心修证者如凤毛麟角!
被形意拳门推崇的达摩祖师当年嘱咐弟子的话:“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五灯会元》上•第45页);而时隔宋元明三代的清朝,又一位修道家刘一明,对同一个问题又有了另外一种说法:“奈何天下道人管窥蠡测,以大事为小事,以小事为大事,重其假而轻其真。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所以古人谓学道者如牛毛,成道比如麟角。吾曰:今人学道者如牛毛,闻道者如麟角。何言之?古人闻道者多,而成道者少;今人学道者多,而闻道者少;今人学道之数,倍于古人学道之数;今人闻道之数,少于古人成道之数。以至今人学道者如牛毛,而闻道者如麟角矣!原其故:皆因学人一身偏病,满堪邪气,所以感不动师友,以至空过岁月枉劳跋涉耳!”(《修道五十关》•素朴散人自序)。
所以意拳一代宗师王芗斋先生要“再提醒武术界学者:“练拳贵在明理”。
武功修炼为入道之阶梯,假拳悟道是一种机缘,同时也是一种方便法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见武当虚静道长郭高一先生,问及拳道内修之事,老人讲:“何为内?所谓内就不是外!”事后一位同行不满意老人如此说法,认为谁不知道所谓内就不是外呢?是啊!“所谓内就不是外”!这一看似极简单的定格,没经过真修实证的人如何能当下融入呢?觉悟是有前提的。对机缘的当即悟入与错过决不是一件猎奇的事。武功修炼即是修正身心,改造身心,实现健康人格的圆满回复,日趋推进健康人生、吉祥人生、智慧人生的达成。但这必须有一个前提:即诚中形外,以敬诚之心、精进之心做当下之事;如《岳武穆九要论》所云:“豁然之境,不废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尽,不可躐等,不可急遽,按步就步,循次而进,夫而后官骸肢节,自有通贯,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体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已矣。”
形意拳术在其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过程中,直截了当地汲取了道家思想文化中清静无为的思想成分,具体到“三宝说”(人身三宝精、气、神)、“三士说”(上士、中士、下士)、“三炼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乘说”《羊乘、鹿乘、牛乘)等等,单刀直入地深入到人类生命现象的深层层面,与主体生命活动中的动静、呼吸相契合,由内而外地逐一展开神、形、意、力诸种矛盾,在拳法体用、动静、养练、顾打等实践中将其最终解决。达于“混元一气吾道成”的圆满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