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文/王荣泽 彭加炎
太极拳处理意、气、力三要素有一个纲领性原则:“不用意而神自明,不运气而气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这是孙禄堂之子——集太极、形意、八卦于一身的实战家孙存周太极拳术练习的经验概括。“不用意而神自明”是神明境界的概括。不运气而气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是懂劲境界的概括。
一、不用意
人除睡着或昏过去不再用意,其他状态下都会一刻不停或多或少地用意。练太极拳当然要用“意识”,所以这里的“不用意”不能简单地仅从字面上理解,它是指用意简单平淡,于有意无意之间。初练太极拳,意主要在动作准确上。动作准确熟练后,练拳的意主要在找内感觉上,如找“似松非松将展未展”、“抻筋拔骨”、“空松圆活”等内感觉。内感觉稳定丰富后,练拳的意主要在凭感觉、呵护感觉、享受感觉上。“找”感觉与“凭、呵护、享受”感觉不同。肌肉有记忆力,练习有年者,动作准确,匀缓连绵顺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等,大部被肌肉记忆力取代,动作在“肌肉记忆”的“惯性”作用下完成,用意日趋简单平淡。中医有个原则,就是身体比脑袋聪明,身体的事情,不是脑袋可以完全控制的。至神明,每练拳,把大脑指挥练拳的意识淡化,由身体自己做主,大脑指挥退居二线,尽量多地让肌肉记忆、身体说了算,“心知先于身知,身知优于心知”。比如取消或淡化对攻防想象的指挥,取消或淡化对呼吸的指挥,取消或淡化对固定力点的执着,取消或淡化对气的关注,“愈简愈远,愈淡愈真”。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有记忆,当招数很熟练的时候这些招数并不需要经过大脑就能够直接运用,过多地用大脑指挥,动作反而失常、呆滞。当能够由身体说了算时,太极拳的内感觉反而更加丰富丰满,内劲潜转、专注清醒、空旷澄澈等一应俱全,所谓“一念不生乐中游,这有那有全都有”。所以打拳的高级境界就是凭感觉不用意,身体自主作用活跃。
二、不运气
不运气是指,不人为指挥、干扰呼吸,不导引内气运行。
(一)不人为干扰呼吸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去有意识地思考迈左腿摆右臂,是先呼还是先吸,这样的呼吸即为自然呼吸、无意识呼吸,是“无息”、“忘息”。猛力抛掷物体,发力的一刹那必定是用呼,不会用吸。冲拳的瞬间发力也必定用呼。人在瞬间猛然发力时的呼吸也是无意识呼吸,这是一种有规律的无意识呼吸,是条件反射使然。发力之瞬间用呼不用吸,行走中自然呼吸,这人人都会,无需专教,从生活经验自然而就。
太极拳演练的时候,要匀缓连绵或快慢相间.慢的时候不要完全静止不动,而是应特别有意有弹性地微微地接做下一动,这样就不存在呼吸对不对的问题了。因为这样操作,劲不会断,而劲不断则气不断,气不断则呼吸定然是深长细匀的。尽管有时呼与吸之间的转换用时十分地短暂,身形微微地一动,呼就变成了吸,或吸就变成了呼,这是呼吸对拳式的“随声附和”,是“身知胜于心知”,全是自动进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调呼吸配合动作是因为没有找到最佳的练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