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术界盛传解放前几位著名武师,大败西洋拳师的故事。50多年后的1999年,两次“中国功夫挑战美国拳击”的赛事,中国又赢了。这不禁使人像思考东西方文化孰优孰劣一样,思考“中国功夫挑战美国拳击”问题。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基本要求由低至高,分五个层次:1.生理满足的需要;2.安全感满足的需要;3.感情满足的需要;4.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5.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我们概括这五种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生存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我们可把生存的需要称之为应用性价值,生活的需要称之为精神性价值。这两种价值又可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武术和西洋拳击应用性价值,大概都是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搏斗,主要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才有的。经过人类的历史演变,由物质文明而精神文明,就分别出现了具有东西方不同特色的体育运动形式。中国武术和西方体育,是各自精神文明的产物。东西方不同民族体育运动形式,是东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在各自体育运动中的表现。这两种不同文化形式的体育运动,大概都是为了满足各自民族精神价值的需要才产生的。文化是什么?有的说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有的说是人类的创造,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中国武术和西洋拳击,都有应用性价值,也都有精神性价值。散手是相对于套路而言,套路武术无论是单练或对练,都没有伤害性。中国传统武术散手技击,具有较强的无规则性,因此也就具有较强的伤害性,有利于发挥散手技击的应用性价值。传统武术散手,在与人进行精神性价值的比赛或切磋技艺时,多靠所谓的“武德”进行制约,有它自身独特的精神性价值。这种精神性价值是中世纪侠义式的,或西方中世纪骑士式的,不是现代式的。现代武术散手运动竞赛的规则性,脱胎于传统武术散手竞赛的无规则性。散手竞赛有了规则,受规则的制约,现代散手运动有自身的规律,不能等同于传统武术散手,更不能等同于中国武术或中国功夫。就此而言,现代散手运动不能够代表中国功夫。就体育发展史的兴趣而言,西洋拳击的竞赛规则,肯定也是脱胎于无规则性的人与人之间的相搏。很久以来,西洋拳击竞赛已经有了很完整的、现代式的竞赛规则;中国散手竞赛和伴之竞赛所产生的规则,则是近十几年的事。规则都是相对的,我们可以把“不允许什么”叫做规则性,“允许什么”叫做无规则性。现代中国武术散手运动,在某种程度范围内,允许发挥传统武术散手中“踢、打、摔”等全身的击打技术;西洋拳击则只允许发挥其单一的拳头击打技术。无论是传统武术散手或现代武术散手,无规则性都大于西洋拳击。散手运动与拳击运动,各自在各自的规则中进行训练,而在竞赛时却与不同规则的项目进行竞赛,即使是在短期内有临时性约定和竞赛规则,也仍然不符合体育训练和竞赛的逻辑。
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是屈辱的历史,解放前几个武师曾打败过西洋拳师。不管怎么说,中国武师痛打了在中国土地上耀武扬威的洋人,这种应用性价值的胜利,使人误以为是精神性价值的胜利,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