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察未势之机会,度己身之短长”,说明实战中双方距离控制的重要性,而距离的控制需要步法来调整,所以姚先生对我们讲:“实战时,双方始终处于动荡之中,期间的距离也是变化无端,为了施以有效的攻防,则必须依靠步法的移动来随时调整自己与对手之间的距离”。怎样调整?比如对方一脚踢过来,你想后退,如果退得近了,你被对方踢中;退得远了,对方虽然踢不着你,但同时也增加了你反攻的时间与距离。所以恰当的距离应是在退到对方起脚刚刚够不着的地方,如能把握好这样的距离,则需要非常好的步法。所谓好的步法应是灵活、准确而富有弹性,能够有效地控制实战的主动权,为随时随地发力创造条件。所以攻防动作的实现,首先是从脚步动作开始,即步法的移动是一切动作的先导,而技击步法的训练,不同于一般生活中自然习惯的走、跑、窜、跳,也有异于体育运动中的跳跃或奔跑,它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专门的脚步动作。古拳谚中“宁传十力,不传一步”,“手到步也到 ,打人方为妙”就充分证实了这种特殊脚步动作——技击步法在实战中的重要地位。
意拳的基础步法训练称为摩擦步,它不是与地面的真正摩擦,而是在移动步子时,运用意念诱导,精神假借,使脚与地面距离很近但并不接触的情况下与地面在意念中不停地摩擦着前进或后退,并体会其中的劲力感。
由于其在运行过程中和试力的原则要领大致相同,故也可称其为脚与腿的试力。
1、突出精神假借、意念诱导的指挥作用
意拳中的意念活动在整个训练体系中犹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即形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意念指导下的有目的的运动,而非盲目的空舞乱动。
练习走步时,我们常采用脚踩圆木棍与地面缓缓摩擦而行的意念。此意念的关键之处在于地面。如果把地面想象成光滑的,一马平川式的,那么就失去了“摩擦”二字的含义,故为了突出“摩擦”之意,不管真实的地面如何,我们都要将其想象成沟沟坎坎的样子,脚踩木棍与地面摩擦时会有咯噔、咯噔的感觉,这种“咯噔”感就是我们在行进时神经肌肉松紧的转换。初始这种感觉可以平缓一些,即前进或后退都有一定节奏,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就要打乱这种节奏,向前随时要有向后的感觉,向后则反之,并随时注意我们落脚的地面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丈深渊。所以,要随时保持精神的高度警觉,并能随时有效地控制腿脚的运行,我想抬就抬,想落就落。同时,也可设想腿部及上身都浸没在粘稠的泥浆之中,每一动都要困难的将粘稠地泥浆拔动,随着水平的提高,可逐渐增加泥浆的粘稠度,并设想脚如耕地的铁犁一般插入地下的泥土之中,每走一步都将地面翻起道道犁沟。经常在这种意识之下,我们腿部的神经就会变得非常灵敏。
其实,意念诱导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刺激神经系统,增强其灵敏性,以致更为有效地支配肌肉的工作,并且神经系统都具备一定的应激性,它的应激性好比一口钟,你轻敲它轻响,你用力撞它就大声响,所以你给它什么样的刺激,它就回予你什么程度的应激。你的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