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形意拳筑基功——三休势  
隐藏右侧

形意拳筑基功——三休势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跟随恩师李春苓先生习武已有七年多了。其间,虽然经历许多艰难和曲折,但我坚持了下来。我想,以后也会坚持下去。
      几年来,先生把毕生所学对我倾囊相授,使我进步很快。近年来,我参加了几次比赛,又使我学习到许多实战技巧。可以说,每次修习李氏形意太极拳,我都会有新的收获和体悟。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形意拳中的基础桩功——三体势。
      谈到形意拳,首先应该提到三体势,心意六合拳及形意拳老谱中称其为“子午桩”和“三才势”。李春苓先生为了突出“三体势”养生保健和功力训练的作用,把三体势分成高架、中架、低架三个阶段。
      形意拳三体势采天地人三合之理,用以调整周身气血,以练内气、内力为主,正所谓“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气以直养而无害”。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合、气血两虚、气血失调引起的。所以,“养生保健”应该居首要位置。最初站三体势时,应该站高架,从松柔人手,配合形意拳独特的“调息法”,调整气血,增强体质,为进行下一步功法的深层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周易·辞系》中有“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语。形意拳三体势以此为原则,在站桩的同时采用“调息法”(一种独特的呼吸调整方法),力求身体气血充盈,调整内气、内力,调养五脏六腑,有健身祛病之功。“三体势”桩功虽然静立不动,但身体内部在内气、内力的作用下,做不间断而有规律的调整性运动,因此它是内动功法。所以站“三体势”时,外示安逸,内固精神,静如山岳,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正和拳理“静中触动动犹静”之理。下面,以左势为例,先简单叙述一下形意拳三体势的基本练法和对重点部位的要求。
      
      一、起势:从无极变有极
      
      1.以混元桩起势,身体直立,两脚并拢,全身放松,两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右脚向右侧迈一步,两脚仍平行(图1)。双手自身前轻轻向上托起,平心静气(图2)。两脚尖略向左侧掰。右手向左前侧轻推(图3),左手随即自下向上,从右前臂内侧翻出,再向左侧轻轻推出(图4)。前脚与后脚在一条直线上,两脚与正前方成30~50度角,重心前三后七(即后腿占七成,前腿占三成,可以左右势互换)。
      2.两手臂在胸腹前,配合转体、拧腰、坐胯,成劈拳出势。
      3,站桩完毕后,以混元桩收势,同时配合“霸王举鼎手法收功。
      
      二、姿势要点
      
      1.头部:头颈正直,口唇微闭,牙齿微合,舌顶上腭,下颏微扣;以鼻呼吸,呼吸自然,目光平视极远处;两耳静听周围。此为虚领顶劲。
      2.上肢:两肩宜垂;前肩向内拗,后肩放松;双肘下坠;前臂微屈前伸,以食指领劲,与鼻同高,虎口撑圆。目光从前手虎口中穿过。后手手臂横贴胸肋部,微塌腕立掌;手指似钩,刚柔相济,力透指尖,手掌与前臂肘部平齐,护住胸口。
      3.区干:含胸拔背,不偏不倚,拧腰坐胯,气沉丹田,腰如车轴,“正者是斜、斜者是正”。松沉拔长,尾闾中正,敛臀下坐。
      4.下肢:裹裆提肛,胯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