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丰县大鸿拳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拳术,是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其拳套路有主、副拳各一套,徒手对练六套之多,长短软硬器械单、对练套路若干构成。其拳主副相辅、互补益彰。其总体来说它拳势威猛,变化多端,朴实深厚,沉实稳健,刚劲有力,严密紧凑、舒展大方、外方内圆、集气功拳架于一体。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马步为先,扣步平肩,切势气门关,心意相合,意气为一。以独特的风格,自成一派系。现流行于苏鲁豫皖交界处黄淮流域一带。
据传此拳为隋末鸿仙所创。鸿仙善于观察各种动物的行动,从中悟得拳法。一次,鸿仙见山坡上两只山羊在抵角,开始时两只羊都鼓着肚子,抵得很有力。后来肚子瘪了,也无力再争斗了,鸿仙结合自己的体会,悟出气与力的关系,创出了气力功架拳。
此拳开始时没有正式名称,但练法模式已基本形成。到了唐朝,又有了特定的呼吸、意念和套路的定型,而且还形成了练功步骤。据说有名刘凤拐(又名刘半响)者,把此拳分为六个阶段,按学者的不同技术水平分别传授。第一步为平气架;第二步为气推力;第三步为气排丹田;第四步为混用力;第五步为闭气练法;第六步为混元气练。到唐末,赵二君等又正式把此拳叫做“六步架”(即指六个阶段)。这个时期由于佛兴道盛,受其影响,也有人将此拳叫做“天罡拳”。
到了宋朝,六步架在黄河、江淮一带广泛传开,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的习练者,一则为了纪念鸿仙,二则六步架起式“拧腰三晃膀”之后的定势如飞鸿之势,故将此拳命名为大鸿拳,也有称之为“三晃膀”的。宋朝末年,为了提高大鸿拳的技击效果,大鸿拳家把要害部位精细化到穴位,出现了点穴技术。由于点穴手法的需要,对手形进行了改进,使握拳的中指第一关节突出拳面,其余四指紧握。因改进后的拳型酷似虎头;又因拳势勇猛如虎,刚劲有力,击之必残,所以这个时期的大鸿拳又被称为“黑虎拳”。
到了明朝,是武术各派体系竟相发展的繁荣时期,大鸿拳的一系列拳械套路也就在这个时期形成,因避明代第一个年号“洪武”之讳,有人开始将“大鸿拳”写成“大洪拳”。
据传明末,有一身怀大鸿(洪)拳绝技的道姑化缘于山东河泽县西北的李家庄。用点穴法治愈了李家庄的哑吧李先明,李为表谢意,特置一个院落供道姑修道,道姑每日一早一晚带李先明去村东河洼传艺,后人称此洼为“哑吧洼”,这就是大鸿(洪)拳掌故中的“哑吧洼传道”。
李先明后收徒郭、郜、王、邱、陈、屈、张、杨、刘九人,弟子武功练成后,他叫徒弟各占一方传艺,举起一只做饭的铁锅猛地一摔,裂为八瓣,连同锅脐正巧九片。令人各拾一瓣,刘姓徒弟拾起锅脐,其余八瓣分别为那八位弟子所得。李先明让众弟子按八卦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方向传道,而刘占中宫,为教首,旨在指挥八方,这一番安排,就是俗称的白莲教、天理教。八位弟子八方传道,其中郜姓弟子占离位(南方),即当时的归德府一带。他所传授的便是离门武艺,众人泛称“离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