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谈拳法前,希望大家能认识和了解六合八法的源来,它的全名是希夷门华岳心意六合八法,乃北宋道家隐士陈抟老祖(希夷先生)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内家拳法,至今有逾千年历史。
1979年,看到某人在文章中说及六合八法,是由形意、八卦、太极拳等内家拳演变出来的,这绝对是讹传的,作者明显对人物历史既不认识,对六合八法更不认识。因为早在1969年,陈亦人先师写了一本六合八法拳书,其中一位写序的武林前辈姜容樵先生指出:六合八法绝对不是形意八卦太极的拳种,他本人为求证实,曾经向吴翼翠师公学了半套六合八法,经亲自印证比较,身体力行,确实,体悟出六合八法绝不是由形意八卦太极拳演变出来的,它和形意八卦太极拳是绝对不同的,因他本人便是形意、八卦拳、太极方面的专家。
言归正传,六合八法中的六合是指:
一体合于心,二心合于意,
三意合于气,四气合于神,
五神合于动,六动合于空。
这基本法则很多人越说越玄,谈来谈去,似乎弄得更多人不明白六合八法真正意义,事实上,第一句已开宗明义说明了基本第一步要求是体合于心,要明白这点,方才知道学习六合八法的门口在那里。
甚么是体合于心呢?体合于心,就是指身体能够配合到心所想的去做。
体是指三体,上中下三体,亦即是六合八法五总九节力中的九节。上有肩、肘、腕,中有颈、脊、腰,下有胯、膝、足。当九节能够跟随自己的心所想的去做,有规律的动起来(绝不是胡乱的动),互相配合,发挥出与生俱来的先天之力,这才能叫做达到六合八法的基本第一步要求。
须知道六合八法为先天之学,人身有五脏六腑,奇经八脉,骨骼,经络。五总九节之力并非一般肌肉之力,而是筋骼、关节、骨骼之力;从拳式、架子、姿势,正确运行练习之后,才能得到真正的体会及体悟。
要能发挥五总九节先天之力,就要有学习的先后次序,先要锻炼好九节,才能有五总。这是基本要求。九节之中,又先要做好上体的肩、肘、腕三节,这是基本的第一步。为什么?因为这些部位都是最常用的,最容易把握的,如果这也做不到,其它更不用谈了。
要特别一提的是,注意腕是包括手心,手背及手指关节。而肘是包括上、下臂骨。肩则是包括整体肩胛骨和膊头。
吴翼翠师公曾经说过学拳有四难:知拳难、遇师难、有恒难、守业难。
知拳不是指知道那一门那一派的拳好,而是真正明白何为拳,知拳难的论文中有说学拳容易知拳难,谈论拳理身为先,就是指这方面,拳理就是要清楚知道身体用到的那一部份就会应该怎样活动,不是空口讲白话,是要能用手触摸到,清晰示范到及可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动作极为微细和清晰。
九节的动,不是乱动,是有规律的动,学习时先要练伸缩循环,再而是练螺旋起伏,最后练纵横升降之力,可以独立运作,可以互相变换,可以互相配合;运用关节,舒展筋骨,使血脉流通而不停滞,用以开合伸缩,作姿势之联系。
这规律和法门是要经师父口传心授,再加上自己耐心努力,日子有功,一点一滴累积回来。当练到以上所说九节的动,自能发出先天之力,到此才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