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头
头要正,不低不仰,不左歪右斜,不摇头晃脑。在做各种动作时,头部动作要灵活不滞,并随动作虚领顶起。
面
面部要自然,不要因用力而锁眉呶嘴。眼神要随着手足主要动作的变化而变化,兼顾上下左右,目光要敏锐灵活、奕奕有神,不可呆视。
口
口的上下唇要微闭,上下齿要轻合。要用鼻呼吸,但因为螳螂拳的动作迅猛激烈,故呼吸急促时也可微张嘴唇用口呼吸,但嘴不要张得过大。
顶
顶指头顶,螳螂拳特别强调顶劲。顶劲就是脖颈向上用力,如头顶物,用意念上提。但顶劲不可大,也不可无,要似有似无。顶劲过大会造成脖颈僵硬、神态呆板;如没有顶劲则会导致脖颈软塌、影响神态的正常,同时脖颈转动也不灵活。使用顶劲,下颏要自然微微内收,既不可仰起,也不可收夹过大,从而也应避免头部仰俯不正之态。正确地运用顶劲,能使腰以上的肌肉和关节似松非松,灵活柔韧,富有弹性。
项
练拳时眼随手动,螳螂拳的手法密集,动作疾速,因此,头部的转动须灵活,使“动神一体”。如果动作疾、神态迟,就达不到此拳对神态的要求。
肩
肩要“沉”。沉肩能使肩关节放松而“变长”,使上肢产生韧性和弹性,运动中伸缩、缠绕自如。
很多螳螂拳习者,在习拳中为使动作迅速有力,常把肩关节用力绷紧,结果适得其反。
沉肩很容易,但在激烈的运动中能自然下沉却比较难,须平日苦心练习,养成习惯,使手一出便自然下沉,若不如此,在激烈的搏斗中,即会不自觉地产生缩肩之病。沉是自然下沉,而不是用力强压。用力强压虽然肩能沉下,但达不到松肩放长的目的。
螳螂拳强调“以腰带肩,肩催肘,肘催手”。因此,手臂活动,尤其在发劲时,肩关节要随着手臂的活动而调动。这样不但能加长手臂的长度,而且还能增大力点的力度。
肘
肘要“垂”。但要保持微弯下垂,使肩与肘松而变长,增强它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使手臂存有蓄势,以备再发。在发劲的一瞬间,肘关节不但要伸直,而且肘尖要含有下垂之劲,或意存在下垂之中。
如果肘关节有抬起之劲,将会影响“沉肩”和“气沉丹田”。肘部不垂必然远离身躯突出于外,它不但使上肢的灵活和蓄势消失,而且两肘显露过大,技击时会暴露很大的空当。
腕
腕要“含”。螳螂拳的“含腕”,实质上就是太极拳中的“坐腕”,它能使腕关节放松而变长,变得柔韧灵活,刚健有力。腕不含必然松,没有内力,而且手也会无力,就达不到发劲如弹的效果,更不会有蓄势。但“含腕”最忌强硬,强硬必僵,就会影响动作的柔韧、灵活、圆滑。
手
手法要灵活自如、刚柔相济。在运动过程中,五指要似松非松,在发劲的一瞬突然由松变紧。
掌
螳螂拳采用的是瓦楞掌。在活动或静止时手带螺旋,掌心微凹,存有蓄势,掌法有推、劈、切、砍等。不管哪种掌法,在力爆发的一瞬间,“螺旋”和“微凹”要同时消失,以助增力。
拳
螳螂拳以锥子拳为主,拳法有冲、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