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少林五形八法拳的桩功训练,在拳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拳谚中讲“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未习打、先站桩;入门先站三年桩;练拳不练功、交手下盘松;练拳又练功、根基如山重,等等说法。通过这些拳谚所讲,不难看出,修习拳术对桩功训练的重视程度。通过桩功的训练可以达到身法稳固,气息顺畅,功法扎实、灵便,劲力顺达;同时又能起到调整身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及防病健身的目的。少林五形八法拳的桩功训练包括两部分,一为技击桩、二是功法桩。下面就将两种桩法系统全面的介绍给大家。
一、技击桩
技击桩是少林五形八法拳中较为重要的实战功法练习通过技击桩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武术基本实战的身形、体势有效提高在静止状态下实战预备势的正确形态,体验与对手之间的心态、距离、劲力的松紧,攻与防之间瞬间的起动,以及手法、身法、眼法、步法等实战具体基础因素相机配合及整体性观念的适度与规范。同时技击桩的训练还可以有效培养拳臂腰背、肩胯、胸腹、下颏、膝腿、足趾等关节,肌肉部位的劲力感觉,促进功放战术动作的突发与配合。通过规范、自然、静止、沉稳、平衡对撑性的桩功练习,并在静止与左右互换间的相互链接所体验出的实际训练效果,不仅可以身体重心在动与静之间得到明显加强,避免在训练和实战过程中出现动作不稳或根基晃动的情况,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有可以有效强化神经控制敏感度提高本体呼吸潜能。因此传统武术的修习者十分重视桩功的训练,桩功的技术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能、意识和体能相匹配的功法训练过程,看似简单平常,但只要通过长期持久的功法训练才能深刻理解并体验期中的实际意义。因此技击桩一直为武术技击家所重视。
技击桩(开山势)
1、动作说明
两脚前后开立,中间距离约等于本人较长的三倍,左脚在前,脚尖略内扣约十度,右脚成横向脚位,两脚屈膝成四六步(身体重心分配右六左四);上体直立朝向左侧,下颏内收;两臂成前后分开状,左手成八字掌曲腕立于体前,掌指朝上高与眼平,掌心内含,掌腕自然屈立正对鼻端,右手轻握拳,置于右下颏下方(拳距下颏约半拳距离),拳心朝内,拳面朝上,肘端沉劲,靠近上体,使其拳、掌前后相对,双眼微视左掌指端。(如图一、附图一)
图一
图二
2、桩位与互换
待左势技击桩的训练达到规定时间或相应程度时,即可进行进步或退步换位训练。在进步换势时,后脚向体前迈一大步,仍成“开山势”技击桩姿势;如做后退步训练时,前脚位应向体后退一步成技击桩姿势,同时在做进、退技击桩训练时,其手位、脚位应做同步调整,双目始终威视前方手位。在进行“定位转动”训练时,一般均已前脚掌为圆心,后脚位为半径,进行左、右方向的圆形移动定位训练,上体姿势保持不变。
3、技术与要点
【1】“开山势”基本站桩姿势要规范、准确,掌、拳均不可僵滞,前臂不可挺直,肘部略屈;两肘端均有屈沉之意。应做到头顶身正、收腹含胸、沉肩坠肘、立腰合胯、足膝稳实、舌顶上腭、口齿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