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八极拳源自“巴子拳”,“巴”为“钯”之略写,因拳形以钯而得名,也就是现八极拳中的开口拳。钯子拳兼有少林、武当两家之特点,自创始之初便在佛道两家秘传,并视为看家拳术,非得道之人,难得其术。据史载:北宋名将杨继业之子杨五郎,因父兄阵亡,愤而出家,在山西五台山削发为僧,从寺内住持处学得钯子拳术。
明嘉靖年间,著名民族英雄戚继光在《纪效新书》的《拳经捷要篇》记载:“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可见,钯子拳已成为当时之著名拳种,并且与杨氏枪法兼而习之。但因习者奉为至宝,绝不轻传他人,故而未能广泛传播。由于巴子拳名称不雅,后来传人中通文墨者,根据拳术的技术特点,以八极之理论指导练习,建立了拳术理论,将其更名为八极拳,时间应在明朝后期,是最早以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命名的拳术。
明朝末年,世事动荡,内忧外患,战争连绵。河北孟村人丁发祥(1615-1694)字瑞羽,为保护身家计,乃弃文习武,独得八极拳技。为提高技艺和功力,曾隐于土窑三年,技艺大进,功力倍增。清康熙15年(公元1676年),丁北游燕京,时遇俄罗斯二力士在京设擂比武,都市名手,多为所败,发祥愤而与之较,连胜二人,因此而名闻宫禁。康熙皇帝闻之大喜,传旨亲自召见,见丁身材瘦小(因此人称“丁小人”),颇感疑惑,便允其御前表演,见其拳法刚劲有力,声震四壁,甚为惊诧!赞曰:“好一个拳打八方极远!叫八极拳吧。”随后御题“神州壮士”,又题对联:“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并赐匾额奖之,一时王公大臣多以诗词匾额赠之,丁家世代相传至今仍有留存,故有八极拳名为康熙御赐的说法。但丁发祥为人恬淡宁静,乐善好施,不慕浮华,遂回乡灌园弄花自娱。他一生择徒甚严,得其艺者绝寡。丁发祥之传人唯有京城善扑营总教头张四成(1648-1739)。
张四成原籍四川,回族,是反清复明之志士,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事泄,遭降旨捉拿。张四成事前获悉,改扮僧人逃出京城,隐名埋姓,浪迹江湖,因其是回族人,故不愿穿袈裟,世人皆称其为“懒披裟和尚”,民国25年所修拳谱记载的“癞”、“癖”即为对其讹传。后来,张艰难辗转,历尽沧桑,云游至山东省海丰县(现庆云县)后庄科村,结识庄主吴天顺,见吴之子吴钟少年英武,甚喜之,遂收为徒,传授八极拳及六合大枪之术。
吴钟(1712-1802),字弘声,在张四成的授业下,技艺日臻纯熟。雍正年间(公元1735年),吴钟三闯浙江少林寺,寺内诸多暗器无一着身,寺僧及镇寺钦差官奖为“神枪”。吴旋赴燕京,与康熙帝之十四子恂勤郡王允题较艺,使允题折服,赞其枪术神奇,京师武林誉之为“神枪吴钟”,当时有“南京到北京,大枪数吴钟”之谚。吴钟无子,只有一女名荣,遂将全部艺业传于爱女,吴钟晚年曾居沧县孟村,改一脉单传之规,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