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手到腳不到,鬼也打不到;手到腳也到,金剛也跌倒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外家拳 > 螳螂拳劲路走向
隐藏右侧

螳螂拳劲路走向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按:关于“如何克制泰拳”栏目,本刊正在“急呼”苏昱彰先生,以便对话。苏先生正风尘仆仆,十万火急为我们的读者披坚执锐,星夜赶写精彩文章,下一期便可一睹其精辟之论。本期先熟悉一下——各关节、肌肉与发劲的关系


    各关节、肌肉与发劲有什么关系?

    举例说明: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成两支鞭子。第一支:鞭杆的前半部、后半部很硬,鞭子和鞭子头较硬。第二支:鞭子扣和鞭子头软而灵活。给这两支鞭子同样的力。第一支鞭子发出的声音软弱。第二支鞭子的声音发出清脆而响亮。声音的越响、鞭子梢的力量越大。显然,第一支鞭子不能把人体传给它的力良好传递到鞭梢上去。第二支鞭子,因为鞭杆的前半部软而富有弹性,鞭子扣和鞭头(鞭梢)软而灵活。就能将人体传给它的力良好地传递到鞭梢上去。由此可以看出鞭杆、鞭子扣、鞭子梢的软硬,对爆发力有着较大的影响。

    人体的躯干好比鞭杆,腰以上是鞭子的前半部,以下是鞭子的下半部。由于肩和躯干相连,所以将肩关节比为鞭子扣,上肢的臂、肘表示鞭子头(鞭身),手表示鞭梢。要使起于根的力良好地传递到手上,必须根据第二支鞭子的原理,使躯干上肢各关节和肌肉放松,使它有高度的柔韧性、弹性和反弹性。让力在腰的带动下,通过各关节和肌肉的放松传送到力点上去。

    人体关节肌肉越松,爆发力就越强,反之,爆发力就弱。松不是软绵无力,而是含有内劲的似松非松。松也不是始终不变的,而是和紧反复交替转换的。运动过程中要松,但须在力爆发的一瞬间要紧。如果力爆发瞬间,关节、肌肉仍然处在松的状态,四肢就会松懈无力。


    刚与柔的关系

    螳螂《拳论》中说:“柔似风吹杨柳,刚似铁锤击石”。用柔时,要似杨柳枝条迎风摆动,柔软自如;用刚时,应如铁锤击打石头,刚劲有力。

    螳螂拳动作都是刚柔相济的,是随着动作力点的变化而刚柔也交替变化。

    柔与刚,必须有清楚的概念,如果领会错了,就不能将劲路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有人认为全身不用力就是柔,全身用力就是刚。这种观点绝对不正确。如果有人用这种观点来理解螳螂拳,则在行拳中出现软而无力和笨拙僵硬的现象。

    柔是似松非松,含有内劲,在腰与胸的配合下进行伸缩,划弧或环绕等运动。刚则是起于根基的力,在腰的带动下传送到梢节上,爆发出一种刚脆弹性的力。

    《拳论》中说:“刚能胜柔,如刀断肉,筋骨齐开;柔能胜刚,小可制大”。由此可知,在搏击中应遇柔刚治,遇刚柔克。螳螂拳法有八刚、十二柔之法,习者不明其意,等于抽掉此拳的筋骨。

    八刚,《拳论》中说:“一刚泰山压顶,二刚迎面直通,三刚顺双掌,四刚叠肘硬碰,五刚铁门靠壁,六刚硬崩伏底,七刚左右双(注),八刚摔捋两分”。八刚都是硬碰实砸的发劲手法。

    十二柔,《拳论》中说:“见刚而回手,入手而偷手,截手而裹手,捆手而漏手,直通而勾手,采手而入手,开手而叠手,搂手而进手、磕手而入手,朴手而进手,挑手而入手,粘手而破手”。十二柔是粘连化力手法,可以轻制重。

    刚与柔是经过长期刻苦训练所产生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