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出手含掤似圍牆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外家拳 > 漫话螳螂拳
隐藏右侧

漫话螳螂拳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迟学元

    一、螳螂拳的由来

    关于螳螂拳的起源年代,一直众说纷纭,据七星螳螂拳谱记载,是起源于梁武帝二年。

    当时,少林寺邀请各派武术家会集寺中演练拳法,王朗与各武术家交锋,数战未胜,以致忧思成郁。

    一日栖于树下,忽闻蝉鸣,举目视之,见一蝉与一螳螂争斗。蝉虽六足不能胜其二臂,败坠树下,螳螂随而捕之。王取螳螂归,以草杆戏之,索其法,数日后复于寺中争战,王以螳螂手法取胜,寺中方丈请王入寺传授螳螂拳法,王遂以螳螂捕蝉之手法创出第一套拳曰:“蹦捕”。三载后,王朗入茅山隐居不出。嗣后,福聚禅师集十八家拳法传于后世,并把王朗之螳螂拳法编入少林拳法内,起名:“少林螳螂”,而寺中对此拳又不轻易外传,所以民间无此拳种。后有云游四方的升霄道人入寺谈经论道,学得此拳,升霄得此拳法后传入民间,从此民间才有蝗螂拳,并一直传到清末的李之箭。由于禅宗不重书谱,只重口传心印,加上此门传技保守,又随年代推移,朝代更迭,少林寺几经焚毁,自升霄以后的门徒,少说有二十五、六代,无从查考。

    二、七星螳螂拳的问世

    七星螳螂拳创始人王永春,字云生,生于一八五四年(清咸丰4年),殁于一九二六年。

    王永春是清朝最末科武举,世居山东福山,其祖无正式职业,以打闲为生。王十六岁从烟台毓璜顶李道长学长拳,后习文登的地趟拳,二十三岁时又在烟台丹贵教拳,家中生活渐趋好转。光绪十四年,王又跟来烟台访友的“快手李”学螳螂拳。“快手李”真名李之箭,山东省平度县崔家集李家庄人。王永春跟李学拳三载后,将七星锤、七星钩、七星步等法融合长拳、地趟等拳法,自成一家,以其家堂号“魁德堂”的“魁”字为其所创的拳取名为“七星螳螂拳”。“魁”是北斗七星的首星,所以此拳讲身为七星:头为“魁”,以下为肩、肘、手、足、臀、膝,共七星。步法是按北斗七星在夜空中排列的方位,踏罡斗操练拳脚,也就是七星步法。这七星步法皆有技击口诀。此拳中既有舒展的长拳架式,又有跌、扑、滚、翻的地

    趟拳法。

    王永春在清末烟台地区颇有名气,姜合龙、李荣德、王官、杨敬堂、迟书洛等八十多名人曾联名赠他一块“绝技勿伦”的金匾。当时跟王学拳的大多数是买卖人,都很有钱而不教场,肯于教场的数范旭东,他口传身授,门徒较多。

    三、七星螳螂的功法和拳路

    螳螂拳自王朗入少林寺后,属于少林门中十八家拳法中的一家,属外家拳。七星螳螂为螳螂拳的一支,它内养以罗汉坐禅功;外助以铁沙掌功,讲究以涌泉提气,气沉丹田,发于背、顺于肩、达于指。有化气歌曰:“涌泉拔气力千斤,吐故纳新阴阳分……。”还讲究头顶悬、脚心虚,有歌曰:“头顶钻天、两脚踏湾、心虚火下……引火下行、导气归元。”另有气力总论歌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丹田分上下,拍打轻重宜。”又有歌曰:“子午卯酉昼夜还,烧酒、房事不可贪;轻击重打分先后,日将月就勿间断”;“千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