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林伯原
八极拳是中国古老的拳种之一,全称“开门八极”。“开门”意为攻法(俗称“六大开”)破对方“门户”(防守架子)。“八极”意为出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
关于八极拳起源的时间和地点,有不同说法。一说,明代御倭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介绍当时有名的十六家拳法时,曾提到“巴子拳”,戚氏为山东蓬莱县人,当地“巴子”与“八极”,发音似,“巴子拳”可能即‘八极拳”,或为“八级”之古名。另一说八极拳传自清代河南省岳山寺和尚张岳山,故八极拳有“岳山八极”之称。上述说法均待进一步考证。目前较为可靠的是《沧县志》的记载。《沧县志》卷之八《人物•武术》记载;“吴钟,八方八门(即八极)拳术之初祖也,字弘声,孟村镇天方教(即回教)人,八岁就传,聪慧过人,年甫弱冠勇力出众,遂弃书学技击(即武术),昼夜练习,寒暑无间,一夜方舞剑於庭中”,来一道士,吴钟问其姓字,其人不答,“坐谈武术”,皆闻所未闻,继演技击更见所未见,遂师之,受八极之术,道士留十年,……罢辞去。”
过了二年,道士的弟子“癖”又来,赠吴钟《八极秘诀》一卷。并传授了大枪术的奥妙以后,二人同赴南方游历,在杭州某寺院,屡败少林派的名手。方丈畏服,增吴钟锦标一面。
以后,吴钟又从浙江到北京,与康熙皇帝的第十一子,武艺出众的允禵持殳较艺。殳用竹做成,有棱无刃。当时,吴钟把殳端涂上粉,比试中,粉沾允禵的眉,即说明己经打中,但允禵认为吴钟有幻术。接着吴钟又在禵端涂上面糊,与其比试,并再次巧妙地把面糊涂到了允禵眉上,这时允禵才知吴钟是一个身手不凡的武术家,遂奉为上座,拜吴钟学艺。当时,京师有“神枪吴钟”之称。
后来,吴钟因母老多病,返回乡里传授武术,桑梓从学者及乎百里之外。到民国初年,已经传了七世,其著名弟子有一百四十五人,按世系列在八极门谱上。
《沧县志》不仅记载了吴钟的情况,而且记载了继吴钟之后八极拳名手吴荣(吴钟长女,八极门谱三世。八极门尊道士为一世,吴钟为二世)、李大中(四世)、张克明(四世)、张景星(五世)、黄四海(五世)、李书文(六世)、韩会清(六世)、霍殿阁(七世)等人的情况。
传授给吴钟的道士究竟为何人,虽尚不知。但是,从全国各地传授八极拳多出自孟村以及孟村至今仍有吴家嫡孙传授八极拳的情况看,现在的河北省孟村县是目前所知我国八极拳最主要的发祥地。
在中国近代史上,以八极拳名闻天下者不乏其人。如吴荣的弟子李大中,他的手练得硬如铁殳,不管多么强悍的人,一被其手所触,都要倒退几步而倒。他的儿子贵章,也颇精通八极门之拳械。一天夜里,有八、九个盗贼偷袭他的家,贵章只身挺枪杀死其一,伤其二,共他人见此情形,拥尸弃物而逃。
八极门最有名者,可谓沧县南良人李书文(一八六四—一九三四)。他是八极门五世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