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始创于唐代,兴盛于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清代情况大不相同,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清代武举也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人才,其中产生了不少杰出人物。
为了提高应试武举人的素质,更好地实施武举制度,封建国家还创办了“军事院校”――武学。武学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其完善则在宋代。宋代武学在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州府分别设置,招收低级吏臣和门荫、草泽人等。武学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凡武艺技能和军事理论达到合格标准者均可以参加武举的考试,成绩优异者还可以直接经皇帝殿试后授官。这样,武举制度便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自两宋到明清,武学教育一直是封建国家培养武艺人才的重要手段,武学学校则成为军事将帅后备人才的培训基地,因而受到教育家、军事家的重视。在古代学校教育史上,武学与武举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
唐代创立武举制度时,主要是考核体能和作战技术,包括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等考试种类,以及跷关、负重、身材等相关体能项目。据《唐六典》卷五载:“以五等阅其人,一曰长垛,二曰马射,三曰马枪,四曰步射,五曰应对。以三奇拔其选,一曰骁勇,二曰材艺,三曰可为统领之用。”唐代武举基本上不考文只考武。值得注意的是,在唐代的制科中,与军事紧密相关的“军?宏远堪任将帅”属于文举,并不在武举之列,这也说明唐代武举所选偏重于下级军官,通过者基本与高级军官无缘。尽管武举出身者可能后来极为有名,如郭子仪,但多是靠多年实战打出来的功业,同其武举出身关系不大。从《唐书》中的列传明确记载来看,武举出身者仅有郭子仪一人反过来也说明了武举选出的人大多默默无闻。所以,欧阳修对武举很看不上,《新唐书?选举志》在说了武举的基本制度后评价道,“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故不复书”。而马端临反驳欧阳修的评价所能举出的例子也仅仅是郭子仪一个。
武举出身的人能不能打仗确实值得怀疑。唐末五代正是兵荒马乱军人跋扈的时期,而恰恰在这一时期武举并未举行。王?《燕翼诒?录》称:“唐设武举以选将帅,五代以来皆以军卒为将,此制久废。”直到形势稳定的北宋仁宗年间,武举才又得以恢复。与唐代不同的是,北宋重视军事理论,武举考试把韬略放在首位,其次才是体能和技艺。“以策略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其间以策略武艺俱优者为优等,策优艺平者为次优,艺优策平者为次等,策艺俱平者为末等”(《宋会要辑稿?选举》)。书面考试的内容几经演变,最终确定为考《武经七书》。
宋朝重文轻武,尽管武举与文举并列,但武举出身者朝野不看重,自己也会觉得矮人一头,武举考中者不过是差遣去干一些“京东捉贼”、“教习骑军”的事情,甚至还被差遣榷酤之职。
元朝最重军事,但恰恰是元朝并未实行武举。明朝朱元璋建国后,礼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