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文/杨翼风
一、前言
太极拳是中国古老的武术与健身运动,其在武术与健身方面的功效,长期以来经过中外古今诸多的探讨,研究资料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但太极拳对练习者心灵的影响却是从来少有着墨的。然而这种以用意为主,并由意领导动作,从而带动气的运动,却是可以促进练习者的专注力、身体松柔度,同时又可以调整练习者呼吸状态的一种训练,对于初习禅定者是一种很好的辅助运动。太极拳可以提升练习者的专注力,故亦可视为是一种禅定。
初习禅定者往往呼吸状态不佳与身体过于僵硬,故只有先调身以及调整呼吸状态,才能使坐禅顺利进行。人在坐禅时需要盘腿及身体放松,以如此的坐姿才能持久,所以坐禅须先调身。此外,坐禅时,由于身体没有动作,呼吸与心念的状况很容易影响内心的状态。呼吸不顺所带来的不舒适感与粗糙的呼吸动作,会使心无法平静。而众多心念充斥的内心,也会使心意无法集中,只能使人不自主的从这个心念跳到另一个心念,在众多的心念中游走,形成所谓的“散乱”。所以初期的坐禅,常常因为前述原因而效果不彰,这就会使人无法持续坐禅下去。此时若能有一些方法来改进身心与呼吸的状态,将可有效地改善前述状况。
改善呼吸状态、增加身体松柔度及专注力若要同时进行,所依据的方法必须能符合以下的原则:既可以增进身体的松柔度与呼吸机能,又不会鼓噪内心,让心亢奋高举,而失掉了安定。一般可以增加身体松柔度的,大概都是运动。而运动中那些既可以改良呼吸状态,又能不鼓噪内心,甚至可以养成专注力的,就是一些一般大家所熟知的养生运动。养生运动大多动作缓慢、松静柔和,且是以用意为主。心意在动作之前发动,由意领导动作,从而引领气的运转与流动,使得细胞间的氧气交换能够得以顺利进行,致使呼吸状况能因而改善。而运动中的缓慢动作,不但不会鼓噪练习者的内心,反而可使练习者静心,还可以让人在缓慢的韵律中更容易地观察到自己的心念状态(因为缓慢的动作可让心念放松不紧张,因此练习者得以有余裕观察自心),又可以学习将心一直紧随着不断变化的动作,而练成专注。这是因为只要心脱离动作,动作就会忘失。另外缓慢松柔的动作,不会造成呼吸的急促,还可使人随着动作要领,形成深长的呼吸(所谓气沉丹田即是此意),养成所谓的腹式呼吸法。在养生运动中,以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最为繁复,而且动作节节相扣。因此,练习太极拳不独对身体有正面的作用,其紧紧相扣的动作,也紧扣者练习者的心。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为了做到要领无误、动作正确,就必须学习将心紧紧地跟着动作,因而可以养成专注力,在这种情况之下,禅定实质上已寓于运动之中,因此太极拳被视为一种动中禅。
二、禅的意义
在佛教尚未出现前,“禅”的思想已出现于印度古代的《吠陀经》与《奥义书》中。《吠陀经》是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内容包含对神的赞颂和祭祀用的咒语。《奥义书》则进一步发挥与说明了《吠陀经》的思想,《奥义书》认为,若要断灭轮回,证入梵我一同,就要采用瑜伽的方法修
...